濕式催化氧化技術是目前研究較為活躍的高級氧化技術之一。它在高溫度(125~320℃)、高氣壓(0.5~20MPa)條件下,以空氣中的氧氣為氧化劑(有時也使用O3、H2O2等),將廢水中有機物氧化分解為CO2和H2O等無機物或小分子有機物。由于傳統濕式氧化法溫度高、壓力大、停留時間長,對某些難降解有機物反應要求苛刻,所以20世紀70年代提出了濕式催化氧化法。它在濕式氧化法的基礎上添加了適宜的催化劑,以降低反應溫度和壓力,縮短反應時間,提高氧化效率,降低成本。濕式催化氧化法的催化劑一般分為金屬鹽、氧化物和復合氧化物這3類。按催化劑在體系中的存在形式,又可將濕式催化氧化法分為均相濕式催化氧化法和非均相濕式催化氧化法。均相濕式催化氧化法中催化劑是以離子形式存在,較難從廢水中回收和再利用,且易造成二次污染。在多相濕式催化氧化法中,由于固體催化劑不溶解,不流失,活化再生及回收都較容易,所以應用前景廣闊。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AbecassisM等以Mn−Ce為催化劑采用多相濕式催化氧化法來處理含苯酚廢水。在80~130℃低溫和空速1~100h−1(空速是指單位時間里通過單位質量(或體積)催化劑的反應物的質量(或體積),單位為h−1)條件下催化濕式氧化苯酚,該實驗主要強調了吸附反應機制和總有機碳(TOC)的去除率。實驗表明:Mn−Ce−Cs作催化劑進行反應時吸附選擇性最高;低空速時基本上能完全吸附苯酚,并使它沉積在催化劑表面。研究發現:苯酚轉變成可溶于水的含氧化合物,能增強它在水中的毒素性;催化吸附反應的吸附−重組過程有望成為含苯酚等有機物廢水處理的一種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