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絮凝的反應原理是以鋁、鐵等金屬為陽極,通以直流電后,陽極電離失去電子,形成A13+、Fe2+,再經水解、聚合及氧化過程,形成高活性的絮凝基團,包括羥基絡合物、多核羥基絡合物等,其具有極強的吸附作用,通過吸附架橋、網捕等作用,使廢水中的污染物沉淀分離。同時,水中懸浮的顆粒、膠體污染物在絮凝劑的作用下失去穩定性,其部分電荷被電極中和而促使其脫穩聚沉。廢水進行電絮凝處理時,不僅對膠態雜質及懸浮雜質有凝聚沉淀作用,而且由于陽極的氧化作用和陰極的還原作用,能去除水中多種污染物。有研究指出,用電絮凝法治理含鎘廢水的最佳條件為:以鐵為陽極,不銹鋼為陰極,控制pH值7.0~8.0左右,水力停留時間60min,電壓為3.0V,添加硫酸鈉0.28g/L,對實際含鎘57.8mg/L的廢水進行處理,去除率高達99.9%。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膜分離法是在外力驅動的條件下,利用高分子膜所具有的選擇透過性來進行物質分離的技術,包括電滲析、反滲透、膜萃取等。Matllilde電滲析法處理低濃度含鎘廢水,經過一級電滲析后,廢水中殘余30%的鎘。王巖等啦在中空纖維膜組件中研究了膜萃取處理含鎘廢水。萃取劑使用P204一正庚烷,經一級萃取,廢水中Cd2+由400mg/L降至0.2mg/L以下,證明了膜萃取的高效性,同時可有效回收廢水中鎘,實現資源再生利用。黃炳輝等對膜技術分離濃縮鎘進行了試驗,由P204、煤油和Spall80組成的萃取液膜處理100mg幾以下的含鎘廢水,分離效率高達99%,但分離后的鎘難以提純以及存在廢液處理問題例。馬銘等跚研究了鎘在三正辛胺一二甲苯支撐液膜體系中的遷移規律,研究表明三正辛胺一二甲苯支撐液膜體系對鎘離子有快速、顯著的富集作用。高以炬等閻用反滲透法處理含鎘19.8~129.2mg/L的廢水,反滲透膜采用B一9型中空纖維素膜,鎘的一次去除率可達78%~99%。膜分離法處理含鎘廢水具有分離效率高、可實現資源化以及可處理含有絡合金屬離子的廢水等優點,但也存在膜組件設計復雜,設備投資費用高,膜易受污染、水質較差時更換頻率高等缺點,影響了膜分離法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