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
近20年來,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發展很快,但是存在著生物降解難、殘留單體有毒等問題,其應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國外的相關學者結合各國的天然資源的實際情況,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進行改性,進一步拓寬了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的研究領域。與合成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相比,改性后的天然有機高分子絮凝劑具有廉價、無毒、高效、可生物降解、原料來源廣等優點。
目前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劑可以分為淀粉衍生物、纖維素衍生物、植物膠改性產物、木質素衍生物、單寧衍生物、殼聚糖衍生物等類別,產量約占高分子絮凝劑總量的20%。其中最有發展潛力的是水溶性淀粉衍生物絮凝劑。余蘭蘭等對玉米淀粉進行改性,合成了一種新型有機絮凝劑SZYA,考查了其對勝利油田聚南八聯合站含聚污水的處理效果。通過實驗發現SZYA絮凝劑對勝利油田聚南八聯合站含聚污水中乳化油、懸浮物有很高的去除率,具有較好的絮凝性能。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楊林等利用制漿造紙工業中的副產物——堿木素為原料,通過化學改性,制備出含二硫代氨基甲酸鹽基團的改性木質素除油絮凝劑MLOF,并考查了MLOF對山東某油田含油廢水的處理效果。實驗結果表明:當含油廢水的pH值為6.7,絮凝劑的加量為35mg/L時,含油廢水中油、CODCr、固體懸浮物(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達到88.2%,71.5%,90.5%和93.7%;溫度對絮凝效果影響很小。在不同絮凝劑處理氣井廢水的對比實驗中,MLOF的絮凝性能明顯優于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以及聚丙烯酰胺。
李敏等以紅薯淀粉為原料合成了一種陽離子型高分子絮凝劑F4,并考察了各因素對合成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接枝共聚的最佳合成條件為:淀粉5g,引發劑0.35g,丙烯酰胺10g,反應溫度50℃,反應時間3h;陽離子化條件為:氫氧化鈉0.08g,陽離子醚化劑3g,反應溫度70℃,反應時間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