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膜分離的效率,保證膜分離的順利進行,可以先進引預處理,然后再進行膜分離。JacobShorr采用硫酸亞鐵做重金屬離子的共沉淀劑,配以微濾膜過濾,對Ni、Pb、zn都有很好的去除。EnochG.D.等人采用共沉淀—錯流微濾工藝處理含As、Cd、Cr、Cu、Hg、Ni、Pb、Se及勐等重金屬的濕式石灰煙氣脫硫車間廢水,主要通過重金屬氫氧化物與硫化物共沉淀,再經過錯流微濾截留去除重金屬,并對膜污染的參數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膜污染層主要由Mg、AI、Si、Fe化合物和硫酸鈣組成,可以通過定期反洗和增大膜面流速減小膜污染,經過化學膜清洗可以達到初始通量。劉裴文采用調節重金屬廢水pH值形成氫氧化物膠體后用超濾膜過濾,出水中重金屬含量遠低于排放標準。Barbala等人采用多聚物螯合超濾膜過濾(PF)工藝從蒸餾液中去除錒系元素(241Am和238Pu),在實驗室進行了中試實驗。采用兩級PF,用Nd(釹)的硝酸鹽溶液替代Am廢水,起始Nd濃度為14mg/L,出水Nd濃度為0.01mg/L(ICP-AES的監測下限)。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化學混凝一微濾膜組合工藝處理低濃度放射性錒系元素廢水和重金屬廢水,是將傳統的化學沉淀與微濾膜分離相結合,向含低濃度的放射性錒系元素(Am、U、Pu等)和重金屬(Cr和Pb)的廢水中投加合適的絮凝劑,并調節pH值至堿性,形成金屬離子的氫氧化物沉淀后,經微濾膜分離有害金屬從廢水中去除。低濃度有害金屬廢水中的金屬的氫氧化物、碳酸鹽、磷酸鹽等化合物的濃度可能小于溶解度,或者在水溶液中呈膠體狀態存在,不能單獨從廢水中析出沉淀,而是通過絮凝或膠體的物理、化學吸附從廢水中去除,例如可通過向反應器中投加鐵鹽,形成Fe(OI-I),,與膠體狀態的金屬共沉淀,再經過微濾被截留下來。混凝—微濾膜組合工藝出水效果優于傳統的混凝沉淀法或單一的膜分離法,與傳統處理方法相比具有流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工作壓力低(0.01—0.03MPa),水力停留時間短(1.5h),能耗低,污泥量少,占地面積小,出水水質優良等優點,是非常理想的有害金屬廢水處理工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