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的日益加劇已威脅到了我國人民日常的生產和生活。目前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化法。化學混凝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污水處理技術而被廣泛采用,而混凝劑的使用是化學混凝法處理污水的關鍵所在,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水處理技術的創新與發展、工藝流程的簡化、水處理成本以及水質凈化的效果。
目前,混凝劑處理污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新型混凝劑的研發、工藝參數的優化以及性能的研究。Wei等研發了無機混凝劑聚硅酸氯化鎂,Szabó等確定了混凝劑的最佳工藝參數,Gao等探究了PASiC在高堿度和低鋁硅質量比時的混凝效果。雖然眾多學者也對混凝劑的混凝效果作了對比研究,但往往只選擇一類或者少量的幾種,亦或是無機與有機混凝劑的對比,而對三類傳統無機混凝劑的系統性比較研究往往較少。本研究以TP和CODCr去除效果為考察指標,較為全面地對三類無機混凝劑的效果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同時在相同投加量及最佳pH值下,比較了混凝效果,以期為混凝劑在污水處理領域中的使用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儀器與藥劑
儀器:WD-I型微波密封消解儀,TU-1901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BJ-260型pH計,ZR4-6型混凝試驗攪拌器,BXM-30R型高壓滅菌鍋。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藥劑:FeCl3、Fe2(SO4)3、FeSO4、AlCl3、Al2(SO4)3、CaO均為分析純試劑;PFS和PAC為工業級試劑。
1.2污水水質
原水取自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某取水口,主要水質指標如表1所示。

1.3試驗方法
取水樣1000mL置于燒杯中,采用H2SO4(1mol/L)和NaOH(1mol/L)調節水樣的初始pH值,同時加入相應量的混凝劑,在混凝試驗攪拌器上以混合速度150r/min快速攪拌30s,再以攪拌速度120r/min攪拌15min,沉淀30min后取上清液測定TP和CODCr。
1.4分析方法
CODCr濃度采用重鉻酸鉀法測定,TP濃度采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pH值采用BJ-260型便攜式pH計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