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企業循環冷卻水系統包括敞開式凈循環水系統、密閉式純水或軟化水循環水系統以及敞開式濁循環水系統。敞開式凈循環水系統的排污水一般作為濁循環冷卻水系統的補水。濁循環水系統常用于煉鐵、煉鋼、連鑄、熱軋等單元的煤氣清洗、沖渣、火焰切割、噴霧冷卻、淬火冷卻、精煉除塵等。密閉式純水或軟化水循環水系統一般只有滲水和漏水,基本不用考慮平時運行的排污水。因此就循環冷卻水系統排污水而言,主要就是指敞開式濁循環水系統的排污水。敞開式濁循環水系統循環冷卻水可以逐級使用。例如,煉鐵車間把冷卻爐體的間接冷卻凈循環水系統的“排污”水作為高爐煤氣洗滌系統的補充水;高爐煤氣洗滌循環系統的“排污”水又作為高爐沖渣的補充水;沖渣水可循環利用,水質要求不高,可密閉循環而不排污。
在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緊缺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正被重視。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而鋼鐵工業作為高能耗、多排放的行業在全球低碳經濟所倡導的節能減排的工作中承擔著重大的責任。徐匡迪院士指出,中國鋼鐵工業已經成為引領世界鋼鐵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國鋼鐵業的規模和發展勢頭令世界矚目。中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淡水人均資源擁有量只有世界平均的1/3,而鋼鐵廠又是耗水大戶。2000年噸鋼耗新水為25t,隨著近年來水的循環利用率從87%提高到95%,噸鋼耗新水也從25t降到了6.5t。2009年上半年,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噸鋼耗新水量4.49t,外排廢水中化學需氧量同比下降26.75%,這是我國鋼鐵企業取得的巨大進步。然而,同時期國外先進鋼鐵企業噸鋼耗用新水量,日本鹿島為2.1t、阿薩洛為2.4t、德國蒂森克虜伯為2.6t,可見,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鋼鐵企業在廢水治理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徐匡迪院士在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的五項重點任務中提出要把發展能源、水資源和環境保護技術放在優先位置。
鋼鐵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脫鹽水、軟化水及純水常用于鋼鐵企業煉鐵、煉鋼、連鑄等單元關鍵設備的間接冷卻密閉式循環水系統以及鍋爐、蓄熱器等的補充用水。隨著全膜法水處理系統造價和運行成本的日益降低,超濾加二級反滲透工藝已廣泛應用于鋼鐵企業脫鹽水的制取。但在制成的同時,也將產生約占脫鹽水、軟化水及純水水量40%~50%的濃鹽水。目前,濃鹽水一般不做處理,而是串級使用或直接排放。濃鹽水也沒有真正列入企業工業污水處理的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