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餾技術。鑒于氫氟酸、硝酸、鹽酸等具有易于揮發、氣壓高等特點,可以將硫酸與酸洗廢水進行融合、濃縮,當濃度超過60%時直接在真空狀態下進行80℃高溫蒸餾,進而有效分離酸與其他物質。相關研究證實,在酸洗廢液中加入10%體積硫酸,進行25分鐘蒸發后,氫氟酸蒸發率為87.9%,硝酸蒸發率為57.8%,當酸洗廢液體積降到原來體積的36.4%時,便可實現廢液排放量的降低。蒸餾技術能有效回收酸資源,但其運行風險高且設備投資大,
焙燒技術。在氧氣、水分充足且高溫條件下,氯化亞鐵具有定量水解的特性,基于這一點,可以通過焙燒技術直接在焙燒爐中將氯化亞鐵轉化為三氧化二鐵與鹽酸,這可以說是最徹底、最直接的酸回收技術。噴霧焙燒與流化床焙燒是現階段應用最成熟的工藝方式,該工藝將脫水環節、加熱環節、氧化環節、水解環節、氯化氫收集環節等有機組合在一起,達到了提高資源回收效率的目的。流化床焙燒速度快、污染小且顆粒可控,但是,其對于制作材料、焙燒爐結構的要求比較苛刻。噴霧焙燒能耗少、溫度低,且氧化鐵活性好,但是需要占用較大空間且需要專門的打包與風送裝置。從整體上來說,焙燒技術自動化程度高、原理簡單,對于管理、設備等各方面的要求較高,比較適合大型企業應用。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膜處理技術。(1)擴散滲析技術。在工業生產中,擴散滲析是最節能、有效的方法,其利用兩種酸性溶液之間溶解度的不同,用陰離子交換膜將兩種酸性溶液隔開,其中酸根離子可順利穿透膜,而金屬離子則被滯留,在這一過程中實現了鋼鐵酸洗廢液中各種酸的回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為了有效預防膜污染,必須保障鋼鐵酸洗廢液中的固體質量分數小于2~3ug/g,與此同時,應用雙層過濾系統來預防膜堵塞;(2)雙極膜電滲析技術。這種膜處理技術比較適用于經過堿中和后的鋼鐵酸洗廢液,該技術能有效分流金屬鹽與酸根離子,特別適用于硝酸/氫氟酸再生。在雙極膜電滲析技術的支持下,將金屬鹽離子進行沉淀處理,酸根離子流入酸洗池中,脫鹽基與脫酸之后的水能充當漂洗水。這種膜處理技術是一種新型處理方式,其在成功回收酸資源的同時降低了水資源使用量,但是這種方法運行成本比較高,且雙極膜容易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