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廢水的產生與生產過程的各個工序有關,總的來說可以分為黑液、中段廢水與白水三類。制漿黑液,包括木漿和草漿黑液目前都可以成功地使用傳統的堿回收方法治理。造紙白水中的成分幾乎全部來自于紙漿,故絕大部分白水可以直接送回造紙車間的配漿工段用作漿料的稀釋和配漿,多余的部分白水可以通過浮選池、白水塔和纖維分離機等方法回收纖維回用,再多余的部分可以與中段水混合處理。中段廢水來源于制漿廢水之后,包括洗漿的稀黑液、洗滌篩選廢水、漂白廢水、洗網、洗毯廢水、造紙車間的多余白水等。因此中段廢水是個來源復雜,成分復雜的系統,中段廢水的脫色處理十分關鍵。
生物法脫色
生物法脫色的實質是微生物以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作為營養源的生命活動,改變發色基團的化學結構或者降解發色大分子的有機物,達到脫色的目的。微生物具有來源廣、易培養、對環境適應強、繁殖快、易變異等特性,因此可以在特定條件下馴化,使之適應造紙廢水的水質條件。現在比較成熟的有活性污泥法(包括表面曝氣和延時曝氣)和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接觸氧化、塔式生物濾池和生物轉盤),而在紙漿工業廢水脫色中應用最多的白腐菌脫色,已于1980年應用到對造紙廢水的處理中。用白腐菌進行造紙廢水脫色,是利用其產生的特殊酶系來催化氧化還原發色物質分子,破壞其不飽和共軛鍵,同時將部分降解產物代謝成菌體本身,從而消除廢水中的發色基團,達到脫色目的。應用白腐菌處理漂白廢水的脫色效果明顯。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美國林產研究室/北卡羅來那州真菌脫色研究組最先采用白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處理漂白廢水,隨后設計了生物膜轉盤反應器,脫色率在60%~70%。加拿大漿和紙研究協會,利用TrementorsVersicolor振蕩培養菌絲球處理漂白廢水也發現有脫色效果,他們接著研制出顆粒床固定化反應器,脫色率最高可達80%。生物法廢水處理脫色費用低廉、運行簡單、管理便利,現在被廣泛應用于中段水的二級處理。但生化處理具有時間長、白腐菌的優勢菌群難以維持、對廢水酸性要求等缺點,使造紙廢水脫色的生物處理法有待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