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油氣田開發進入中后期,為保持地層壓力,大多數油田都采用了注水開發的開發方式。同時部分井底水抬升,綜合含水越來越高,地層所產出的含油污水也越來越多。為了降低油氣田開發成本和保護自然環境,實踐中通常采用地層采出的污水進行處理,再回注到地層中,節約水資源。在實際注水時,回注水必須達到各項指標要求,以免注入水污染儲層,造成地層孔隙吼道堵塞,從而影響油氣田開發。因此更好的對回注水進行有效的處理,成為了現階段采油工藝方面一項重要的工作。目前國內外油田含油污水處理工藝,較為常見的都是原油油水分離、除油、二次過濾、反洗水、沉降、干化池過濾。即“除油-沉降-過濾”三道工藝,同時在處理過程加入殺菌劑、緩蝕劑和阻垢劑等藥劑,對處理后的污水水質進行檢測后,再進行污水回注。根據處理工藝技術原理,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物理化學法和生物化學法。其中處理劑在含油污水處理工藝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良好的處理劑的應用,能更好的起到實際的作用,因此勢必要對目前油田現場實踐中所應用的處理劑效果進行評價,以指導今后含油污水處理的工作方向。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以某污水處理站為例,該處理站采用“調儲接收+氣浮+微生物處理+固液分離+濾罐過濾”的組合處理工藝。具體流程如下:污水輸入進站后進入調儲罐,經重力分離后表面分出的污油流入污油存儲罐。之后污水再進入氣浮處理裝置,氣浮裝置處理后的污油經泵提升至外輸油系統,再輸入到微生物分解反應池,經過生微物反應處理后的污水進入固液相分離裝置進行分離,固液分離器產生的污泥和微生物反應池內的污泥排入污泥濃縮罐,通過離心機分離后并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固液分離之后的污水進入沉降池,再泵入濾罐及凈化處理水罐。最終處理后的污水經檢查達標后,外輸至注水站,由外輸站進行調配回注,整個污水處理流程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