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對臭氧一紫外法、臭氧一紅外法、臭氧一生化法、濕式空氣氧化法、萃取法、7射線輻射法的研究均有相當進展,其中7射線輻射可加強后續混凝處理效果,大大提高對陽離子染料的去除率。美國新澤西技術研究院試驗表,可以用臭氧氧化法來降解偶氮染料,若用uv來強化臭氧氧化將取得更好的效果,但是僅甩uV而無臭氧則幾乎無法降解。uV/O工藝亦能提高對重氮染料的降解效果。在脫色絮凝荊方面,近年來開發了鋅整聚電解質——聚集荊ZB—I、ZB—I及Celfloc一3915C17等高效混凝劑。在提高生物方法脫色率方面,近年來著眼于培養新菌種,發現假單胞細菌、浮游球衣菌、節桿菌、枯草菌、氧化酵母菌等微生物對偶氮染料脫色降解有相當的效果。例如,印度一家研究院研究發現,從印染廠土壤中提取出來的假單胞菌屬對染料有較好的生物降解效果,在pH為7.45~10.6及常溫曝氣條件下,脫色率可達81。對高濃度、高鹽含量的染料廢液、母液,蒸發濃縮后焚燒(必要時加入輔助燃料進行焚燒),是國外處理染料廢水的重要方法。如日本研究的浸投燃燒法,燃燒溫度是二次污染的控制因素,7'>1350~會產生大量NO,T~900"C染料不能完全分解,無催化劑浸沒燃燒7'為(1000士5)℃為宜當原水熱值小于2900kcal/kg水時,需加入輔助燃料。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劑如活性炭、硅聚物、高嶺土、工業爐渣等吸附廢水中染料的方法不同的吸附劑對染料吸附有選擇性。活性炭吸附效果好,但費用較高。開發高效便宜的吸附劑是吸附法的研究方向。印度技術研究院采用廢鋸術屑作為吸附劑來吸附染料分子。鋸木屑先經弱酸水解再經焦化后制成吸附劑,可以吸附多種染料分子。有報道采用離子交換纖維作吸附劑,它具有物理吸附和離子交換多種功能。材料呈纖維狀,比表面積大,流通阻力小,交換速度快,分割性良好,易于再生,脫色效果亦很好如VS-I型纖維對亞甲基藍的吸附容量為910rag/g,對深紅陽離子染料的吸附容量為8.4mg/g,吸附飽和后用NaCI再生,濃液可回用于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