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法是采用活性炭、粘土等多孔物質的粉末或顆粒與廢水混合,或使廢水通過由其顆粒狀物組成的濾床,使廢水中染料等污染物質吸附于多孔物質表面等而除去。吸附脫色的一個主要優點是通過吸附的作用可將染料從水中去除,吸附過程保留了染料的結構。
離子交換樹脂吸附劑:近年來,針對水溶性離子型染料廢水脫色困難這一問題,進行了利用磺化煤和改性纖維素離子交換樹脂進行脫色的研究。磺化煤是一種新型水處理離子交換劑,是由劣質煤(如褐煤)經過硫酸處理進行縮聚反應和在結構中引入磺基和羧基,其結構發生變化,并在相當程度上提高了離子交換吸附能力,增加了化學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宋光薄以棉纖維為原料,利用尿素和磷酸脂H型陽離子交換纖維,對陽離子染料進行了脫色的初步探索,發現其吸附脫色性能遠優于一般的活性炭。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天然廢料吸附劑:除上述幾類吸附劑外,也有研究者采用各種天然植物廢料如鋸屑、稻殼、玉米棒、甘蔗渣等進行印染廢水的脫色試驗,均表現了一定的脫色能力。在埃及,大量的玉米棒成為農業廢棄物,該國開展了利用玉米棒對紡織廢水進行吸附脫色的研究。實驗采用玉米棒對兩種堿性染料AstrazonBlue和MaxilonRed以及兩種酸性染料TelonBlue和ErionyalRed的吸附結果,研究結果表明,玉米棒對堿性染料的吸附容量較酸性染料高。玉米棒上染有色物質后仍具有可燃性,可作為一種燃料使用。利用吸附法處理印染廢水,應當重視吸附染料后的吸附劑再生以及廢吸附劑的后處理,這對于減少二次污染是十分有利的。粘土、煤渣等類型吸附劑可考慮作為工業燒磚的原料以經高溫分解有機物而實現廢渣的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