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廢水成分復雜,含鹽量較高,大部分有機污染物為苯類、酚類及雜環芳烴類物質,主要來源于石油開采,機器加工及煉鋼等工業部門,廢水中油面的覆蓋使水體喪失自凈能力,破壞水中生態平衡,不僅危害人體健康,而且影響農作物的生產,
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水體表面聚結油品燃燒而產生安全問題。目前,氣浮法是處理含油廢水的主要方法,但該方法能耗高、絮凝劑用量多且占地面積大,其他方法如化學處理法、重力分離法等也存在成本較高、易造成二次污染、適用范圍小等缺點。隨著微生物技術的發展,國內外學者對其在環境治理領域尤其是用微生物處理含油廢水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用微生物來處理含油廢水具有經濟、高效、無害等特點。因此,筆者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單一菌劑和混合菌劑處理含油廢水的研究現狀,并對今后微生物法處理含油廢水的發展方向提出了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微生物通過分泌特定的細胞外酶,使部分有機物(包括油類)作為營養物質為微生物所吸收并且轉化為微生物體內的有機成分或增殖成新的微生物,其余部分被生物氧化分解成簡單的無機或有機物質,如CO2、CH4、N2等,從而使含油廢水得到凈化。其中的細菌和真菌分別以其各自的方式處理含油廢水。細菌通過細胞表面吸收廢水中的有機物作為它的營養物質;真菌可以長出菌絲,穿入難以處理的石油類有機物,破壞其較弱的氫鍵,從而進一步分解有機物。芽孢桿菌和光合細菌主要以有氧呼吸的方式處理含油廢水,其原理是將廢水中的烴類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無污染的二氧化碳和水;但白腐真菌和嗜鹽菌是通過無氧呼吸分解廢水中的石油類有機物,其原理是微生物將廢水中的油類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無污染的甲烷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