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研究和數據統計過程中,人們發現煤制油轉化過程中每提煉1噸油大約需要8噸左右的水,這就導致了大量含油廢水的排出。為了響應可持續發展戰略,煤制油企業中一般都需要對各種裝置塔、容器等沖洗排水進行凈化、回收、再利用。煤制油產業排除廢水多屬于含油廢水,而我國多采用氣浮法、混凝法、生物氧化法、吸附法、電化學法等工藝進行含油廢水凈化處理。另外,我國對廢水排放指標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如何選用經濟合理、效率較高的工藝流程來完成含油廢水的回收利用或合理排放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門課題之一。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1.含油廢水來源:煤制油是以煤為原料,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將其轉化為液體燃料及生產出各種化學化工品的工業。基于生產工藝與產出產品的差異,新型煤化工過程大致分成了煤氣化、煤液化以及向下游化工產品,如烯烴以及油品發展的新型煤化工過程。新型煤化工含油廢水主要來源于煤液化廠內的各裝置塔、容器等放空、沖洗排水、機泵、自備電站所排的含油污水、煤制氫裝置低溫甲醇洗污水及廠區生活污水等。
2.含油廢水特點:含油廢水污水水量大、污染物相對較少,是首選的再生水水源,但油品進入水體后,會在表層形成水膜,阻止氧氣溶入水體,從而導致水體缺氧、生物死亡、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我國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法規規定,含油廢水最高允許排放濃度為1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