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絮凝技術由于其適應性強、可去除乳化油和溶解油以及部分難以生化降解的復雜高分子有機物的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含油廢水的處理。但是,由于油田含油廢水成分復雜,對于特定處理對象選用的絮凝劑無法在理論上作出預測,則必須通過大量的實驗來篩選。常用的絮凝劑主要有無機絮凝劑、有機絮凝劑和復合絮凝劑三大類。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等)較低分子量無機絮凝劑處理效果好,且用量少,效率高,但存在產生的絮渣多、不易后續處理的缺點。有機高分子絮凝劑由于價格昂貴,難以大量推廣使用,而主要用做其它方法的助劑。研究發現,將無機絮凝劑和有機絮凝劑復合投用可以明顯改善處理效果。這是由于有機絮凝劑中陽離子對廢水中的乳化油滴起到了電荷中和及壓縮雙電層的作用,促使乳化油滴進一步破乳析出,而且有機絮凝劑有很長的分子鏈,能在經凝聚作用形成的膠體顆粒間進行架橋,形成大而堅韌的絮凝體,從而改善絮凝體性能。復合絮凝劑的性能好壞取決于絮凝體的形成狀態及其物質的量。因此,通過優化復合絮凝劑來提高處理效率并降低成本成為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使用PZSS(聚合硅酸鋅)和A-PAM(聚丙烯酰胺陰離子)復合絮凝劑處理含油廢水,油去除率高達99%,懸浮固體值小于5mg/L,滿足回注水要求。但該方法存在藥劑的投放量大、價格昂貴、后續處理困難等問題而影響了其在工業上推廣使用。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