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滲透濃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于市政污水或工業廢水處理系統的二級出水,這些有機物主要為小分子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目前對于反滲透濃水中的有機物去除的研究主要分為兩種方法:物理化學法和高級氧化法。
物理化學法:混凝沉淀混凝沉淀的主要對象是 廢水中的細小懸浮顆粒和膠體微粒,通過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使細小懸浮顆粒和膠體微粒聚集成較粗大的顆粒而沉淀,使有機物與水分離,廢水得到凈化。采用FeCl3對反滲透濃水進行處理,在FeCl3的用量為1.0mmol/L時,DOC的去除率只有26%。通過試驗表明鐵離子混凝能夠有效去除色度(去除率為79%),D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別為34%和49%。采用FeCl3和Al2(SO4)3·18H2O2作為混凝劑處理反滲透濃水,試驗結果表明FeCl3對有機物的去除效果較Al2(SO4)3·18H2O2好,DOC的去除率達到52%。由于水質不同,采用混凝處理效果也不同。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由于其發達的微孔結構和巨大的比表面積,能夠有效吸附廢水有機物,對色度和COD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采用不同劑量的顆粒活性炭對濃水進行吸附處理,在活性炭量為5g/L時DOC的最高去除率可達91.3%。張葉來等[7]采用粉末活性碳/GAC對反滲透濃水進行預處理,系統出水的COD從70mg/L降至30mg/L。顧平等[8]對粉末活性炭對反滲透濃水吸附模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PAC投加量為0.9g/L,吸附時間為50min時,COD的去除率為69.7%。雖然活性炭對有機物有高的去除率,但是這需要大量的活性炭再生,因此,活性炭吸附不是長期運行經濟有效的處理方法。趙春霞等[9]采用PAC吸附和MF膜過濾聯合,開發了一種兩階段逆流吸附工藝。累計兩階段累計逆流吸附系統所需要的PAC劑量為0.6g/L,當稀釋因子為0.1時,COD和DOC的去除率分別設定為70%和71%,活性炭的消耗量是常規的吸附工藝所需活性炭的劑量的42.8%。用少量的PAC可以很好的去除有機污染物。這種結合技術將污水回收率提高到91%~93.8%,具有很高的經濟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