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麥草為原料的制漿造紙是制漿造紙的主要工業污染源之一。河南某造紙廠以亞銨法麥草漿生產為主,中段廢水成分復雜,廢水濃度及排放量波動較大。該廠2.5萬m3/d麥草漿中段廢水處理工程設計采用以卡魯塞爾氧化溝為主體的二級生物處理工藝。
1廢水來源及水質
1)水質。設計進水水質:CODcr=1800mg/L,BOD5=600mg/ L。SS=1500mg/L。pH=6~8設計出水水質:CODcr≤300mg/L,BODs≤80mg/L,SS≤100mg/L,pH=6~9
2)水量。廢水處理量Q=25000m3/d。
2處理工藝及主要構筑物
2.1工藝流程
![]() |
2.2主要構筑物
1)圓形輻流式初沉池:l座,D=25m,HRT=3.5h,配置25m中心驅動刮泥機l套。
2)卡魯塞爾氧化溝1座:8溝串聯式,溝L×W×H=100×64×4.5m,有效容積25000m,配套2臺l10kW倒傘型表面曝氣機,2臺132kW倒傘型表面曝氣機,每臺充氧量2.1kgO2/(kW•h),污泥負荷為0.25kgBOD/kgMLSS•d。
3)二沉池l座:圓形輻流式初沉池l座,D=30m。HRT=4.0h配置30m中心驅動刮吸泥機l套。
4)污泥濃縮池1座:D=25m,配置25m中心驅動污泥濃縮機1套。
3調試運行情況
該工程于2004年5月底開始進水調試,并進行活性污泥菌種培養。該公司主要以鄭州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消化污泥為接種污泥,同時投加糞便以縮短培養時間。約兩周后經微生物相鏡檢,污泥內已含有大量菌膠團和纖毛類原生動物,如鐘蟲、等枝蟲、蓋纖蟲等,同時污泥具有良好的凝聚、沉降性能,說明活性污泥已成熟。此后,在進水中逐漸增加中段廢水的比例,采用逐漸加大進水量,間歇曝氣的方式進行馴化。經過近半年的調試運行,氧化溝中MLSS已達4500mg/L以上,二濟池出水C0D在300mg/L。處理效果見表1。
![]() |
4結論
1)監測結果表明,混凝沉淀/卡魯塞爾氧化溝工藝處理造紙中段水效果良好、穩定可靠,出水水質達到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采用該工藝可以縮短工藝流程,減少構筑物和設備,系統污泥產量低,且已好氧穩定,很容易被利用或處理,同時該工藝具有較好的抗沖擊負荷能力。
2)曝氣池前設置生物選擇池,有效地防止了污泥膨脹。
3)卡魯塞爾氧化溝獨特的池型,形成了缺氧-厭氧-好氧工藝流程,正是由于其可以在同一條溝中交替完成厭氧、好氧過程,使廢水中難降解的木素及其衍生物部分水解為易于生化降解的小分子,因而取得了較高的去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