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滲濾液是垃圾填埋或焚燒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來源于垃圾填埋場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進入填埋場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層的飽和持水量,并經歷垃圾層和覆土層形成的高濃度有機廢水。
垃圾滲濾液具有高污染、成分復雜以及危害性大等特性,近年來滲濾液處理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需求主要來自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廠,隨著“十二五”期間,衛生填埋和焚燒廠等無害化設施的建設,相應的滲濾液產量也將日益增長,滲濾液處理行業也將更受關注,國內2012~2013年相關滲濾液處理工程如下表所示:
十二五”期間,我國加快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的進度,計劃新增2251座設施,投資額為1730億元,其中:填埋場1875座,焚燒廠264座,堆肥及其他設施112座。垃圾填埋場和垃圾焚燒廠建設的同時,要求建設相應的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經測算,“十二五”期間垃圾滲濾液處理工程市場規模約157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約31億元。
關于垃圾滲濾液處理成本,舉例說現在一套這樣的滲濾液處理工藝(算到濃縮液處理),以每天處理100噸為例,達到國標標2排放標準,設計噸投資10萬-20萬之間,就是1000萬-2000萬之間,噸運營費在50-100之間(工藝不同、水質不同),一個1000噸每天的滲濾液處理站,基本建設費需要花費上億元,每年的運營費能達到3000萬。所以垃圾滲濾液處理成本是非常高的,對于一般企業來說難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