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4.30
申請日:2024.01.24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00(2023.01)N;C02F1/52(2023.01)N;C02F1/04(2023.01)N
摘要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及方法,包括沉淀池,沉淀池設置于地面;清理組件,清理組件設置于沉淀池內部,清理組件通過內部的吸附框對沉淀池中的沉淀物進行吸收,且清理組件通過內部的過濾框對沉淀物進行烘干;按壓組件,按壓組件設置于沉淀池內部,按壓組件通過其中的濾網對沉淀池內部的沉淀物進行向下的按壓;攪拌組件,攪拌組件設置于清理組件上,攪拌組件通過其中的若干個攪拌桿對沉淀物進行攪拌;本發明通過設置清理組件,可以更好的將沉淀池中的沉淀物很好的收集排出,且對沉淀物進行烘干抽取其中的水分并使沉淀物中的污水回到沉淀池中,方便對沉淀物進行清理,且使污水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處理。
權利要求書
1.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設置于地面;清理組件,所述清理組件設置于所述沉淀池(1)內部,所述清理組件通過內部的吸附框(206)對沉淀池(1)中的沉淀物進行吸收,且所述清理組件通過內部的過濾框(3)對沉淀物進行烘干;按壓組件,所述按壓組件設置于所述沉淀池(1)內部,所述按壓組件通過其中的濾網(512)對沉淀池(1)內部的沉淀物進行向下的按壓;攪拌組件,所述攪拌組件設置于所述清理組件上,所述攪拌組件通過其中的若干個攪拌桿(304)對沉淀物進行攪拌;移動組件,所述移動組件設置于所述沉淀池(1)兩側,所述移動組件通過其中的第一絲桿(103)帶動清理組件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組件包括清理框(2)、兩個隔板(201)、清理輥(202)、第二轉盤(203)、傳動帶(204)、擋板(205)、吸附管(207)、調節框(208)、調節電機(209)、調節件(210)、連通孔(211)、輸氣管(212)、熱泵(213)、輸水管(301)和過濾件(303),所述清理框(2)滑動安裝于所述沉淀池(1)內部,兩個所述隔板(201)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2)內壁,所述清理輥(202)轉動安裝于兩個隔板(201)之間,且所述清理輥(202)位于所述隔板(201)一側底端,所述清理輥(202)一端貫穿其中一個所述隔板(201),所述第二轉盤(203)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輥(202)貫穿其中一個所述隔板(201)的一端,所述傳動帶(204)安裝于所述第二轉盤(203)外壁,所述擋板(205)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2)內壁一側,且所述擋板(205)位于兩個所述隔板(201)之間,所述擋板(205)一側位于所述清理輥(202)外壁,所述吸附框(206)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2)內壁,所述吸附框(206)位于所述清理輥(202)頂端,所述吸附管(207)固定安裝于所述吸附框(206)頂端,所述調節框(208)固定安裝于所述吸附管(207)頂端,所述調節電機(209)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框(208)一側,且所述調節電機(209)輸出端延伸至所述調節框(208)內部,所述調節件(210)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電機(209)輸出端,所述連通孔(211)開設于所述調節件(210)外壁,所述輸氣管(212)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框(208)一側,所述熱泵(213)設置于所述沉淀池(1)一側地面,且所述輸氣管(212)一端與熱泵(213)出氣口相連通,所述過濾框(3)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框(208)頂端,所述輸水管(301)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框(3)頂端,所述過濾件(303)轉動安裝于所述過濾框(3)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輥(202)表面設置有若干弧形條,所述調節框(208)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輸氣管(212)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調節框(208)內部相連通,所述連通孔(211)呈T形,所述調節框(208)頂端和過濾框(3)底端均開設有連接口,所述調節框(208)和過濾框(3)通過所述連接口相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組件包括第一安裝架(101)、驅動電機(102)、第一限位桿(104)、移動板(105)、傳動電機(106)和第一轉盤(107),所述第一安裝架(101)固定安裝于所述沉淀池(1)兩側頂端,所述驅動電機(102)固定安裝其中一個所述第一安裝架(101)一側,且所述驅動電機(102)輸出端延伸至對應所述第一安裝架(101)內部,所述第一限位桿(104)固定安裝于另一個所述第一安裝架(101)內壁,所述移動板(105)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2)兩側頂端,所述移動板(105)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絲桿(103)和第一限位桿(104)外壁,所述傳動電機(106)固定安裝于其中一個所述移動板(105)頂端,所述第一轉盤(107)固定安裝有所述傳動電機(106)輸出端。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個所述移動板(105)一側開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移動板(105)通過第一螺紋孔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一絲桿(103)外壁,另一個移動板(105)一側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板(105)通過所述移動槽滑動安裝于所述第一限位桿(104)外壁,所述傳動帶(204)一端安裝于所述第一轉盤(107)外壁,所述傳動帶(204)位于所述第一轉盤(107)和第二轉盤(203)之間,所述輸水管(301)外壁一端固定安裝有移動架(309),所述移動架(309)滑動安裝于所述沉淀池(1)頂端,所述移動架(309)底端固定安裝有抽水泵(308),所述輸水管(301)一端固定安裝于所述抽水泵(308)入口一端,沉淀池(1)一側頂端固定安裝有入水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框(3)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氣缸(4),所述第一氣缸(4)輸出端延伸至所述過濾框(3)內部,所述第一氣缸(4)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推板(401),所述過濾框(3)一側固定安裝有輸送板(402)和支架(403),所述支架(403)位于所述輸送板(402)上方,所述輸送板(402)與所述過濾框(3)內部相連通,所述輸送板(402)一側開設有密封口,所述支架(403)頂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404),所述第二氣缸(404)輸出端延伸至所述支架(403)底端,所述第二氣缸(404)輸出端固定安裝有密封板(405),所述密封板(405)滑動安裝于所述密封口內壁。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組件包括固定架(302)、第一電機(305)、齒輪(306)和齒環(307),所述固定架(302)固定安裝于所述輸水管(301)內壁一端,所述過濾件(303)轉動安裝于所述固定架(302)底端,所述過濾件(303)呈筒狀,所述齒環(307)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件(303)外壁頂端,所述第一電機(305)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框(3)頂端,所述第一電機(305)輸出端延伸至所述過濾框(3)內部,所述齒輪(306)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電機(305)輸出端,所述齒環(307)與所述齒輪(306)相嚙合,若干所述攪拌桿(304)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件(303)外壁底端。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組件包括兩個第二安裝架(5)、第二電機(501)、第二絲桿(502)、第二限位桿、移動框(503)、第三安裝架(504)、第三電機(505)、第三絲桿(506)、第三限位桿(507)、電機防水殼(509)、收卷電機、收卷框(510)、移動塊(511)和安裝軸(508),兩個所述第二安裝架(5)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2)一側,所述第二電機(501)固定安裝于其中一個所述第二安裝架(5)頂端,所述第二絲桿(502)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電機(501)輸出端,所述第二限位桿固定安裝于另一個所述第二安裝架(5)底端,所述移動框(503)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二絲桿(502)外壁,且所述移動框(503)滑動安裝于所述第二限位桿外壁,所述第三安裝架(504)固定安裝于所述沉淀池(1)內壁兩側,所述第三電機(505)固定安裝于其中一個所述第三安裝架(504)頂端,所述第三限位桿(507)固定安裝于另一個所述第三安裝架(504)底端,所述移動塊(511)固定安裝于所述收卷框(510)兩側,所述收卷框(510)一側的移動塊(511)或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三絲桿(506)外壁,所述收卷框(510)另一側的移動塊(511)滑動安裝于所述第三限位桿(507)外壁,所述電機防水殼(509)固定安裝于所述收卷框(510)內壁一側,所述收卷電機固定安裝于所述電機防水殼(509)內壁,且所述收卷電機輸出端延伸至所述電機防水殼(509)外部,所述安裝軸(508)固定安裝于所述收卷電機輸出端,所述濾網(512)一側固定安裝于所述安裝軸(508)外壁,且所述濾網(512)另一側固定安裝于所述移動框(503)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一側地面設置有蒸發筒(6),所述蒸發筒(6)一端固定安裝有污水輸送管(601),所述污水輸送管(601)一端固定安裝有輸送泵(602),所述輸送泵(602)固定安裝于所述沉淀池(1)一側,且所述輸送泵(602)入口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淀池(1)內部,所述蒸發筒(6)一端固定安裝有第四電機(603),所述第四電機(603)輸出端延伸至所述蒸發筒(6)內部,所述第四電機(603)輸出端固定安裝有連接軸(604),所述連接軸(604)與蒸發筒(6)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機構,所述連接軸(604)外壁固定安裝有若干攪拌葉片(605),所述蒸發筒(6)外壁頂端固定安裝有連接管(606),所述蒸發筒(6)外壁底端固定安裝有出料管,所述蒸發筒(6)一端固定安裝有安裝筒(607),所述安裝筒(607)與所述蒸發筒(6)內部相連通,所述安裝筒(607)一端固定安裝有電動推桿(608),所述電動推桿(608)輸出端延伸至所述安裝筒(607),所述電動推桿(608)輸出端固定安裝有密封柱(609),所述密封柱(609)位置與所述出料管相對應,所述蒸發筒(6)一側設置有冷凝框(7),所述連接管(606)一端固定安裝于所述冷凝框(7),所述冷凝框(7)底端固定安裝有排水管(701),所述冷凝框(7)內壁固定安裝有若干換熱管(702),所述換熱管(702)中部固定安裝有循環泵(703),所述冷凝框(7)一側設置有換熱框(704),所述換熱管(702)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換熱框(704)內部,所述換熱框(704)內壁固定安裝有換熱片(705),所述換熱管(702)位于所述換熱片(705)外壁,所述換熱框(704)兩側固定安裝有散熱風扇(706),所述換熱片(705)位于散熱風扇(706)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污水通過沉淀池(1)一側的入水口進行沉淀池(1)中,進行沉淀;S2、清理框(2)在沉淀池(1)中直線往復移動,抽取沉淀物,對污水和沉淀物進行分離,對沉淀物進行烘干排出;S3、沉淀池(1)中預處理完成的污水輸送至蒸發筒(6)中,對污水進行蒸發處理,將雜質和水汽分離;S4、水汽通過連接管(606)進入冷凝框(7)中進行冷凝成水。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及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及方法,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設置于地面;清理組件,所述清理組件設置于所述沉淀池內部,所述清理組件通過內部的吸附框對沉淀池中的沉淀物進行吸收,且所述清理組件通過內部的過濾框對沉淀物進行烘干;按壓組件,所述按壓組件設置于所述沉淀池內部,所述按壓組件通過其中的濾網對沉淀池內部的沉淀物進行向下的按壓;攪拌組件,所述攪拌組件設置于所述清理組件上,所述攪拌組件通過其中的若干個攪拌桿對沉淀物進行攪拌;移動組件,所述移動組件設置于所述沉淀池兩側,所述移動組件通過其中的第一絲桿帶動清理組件移動。
可選的,所述清理組件包括清理框、兩個隔板、清理輥、第二轉盤、傳動帶、擋板、吸附管、調節框、調節電機、調節件、連通孔、輸氣管、熱泵、輸水管和過濾件,所述清理框滑動安裝于所述沉淀池內部,兩個所述隔板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內壁,所述清理輥轉動安裝于兩個隔板之間,且所述清理輥位于所述隔板一側底端,所述清理輥一端貫穿其中一個所述隔板,所述第二轉盤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輥貫穿其中一個所述隔板的一端,所述傳動帶安裝于所述第二轉盤外壁,所述擋板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內壁一側,且所述擋板位于兩個所述隔板之間,所述擋板一側位于所述清理輥外壁,所述吸附框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內壁,所述吸附框位于所述清理輥頂端,所述吸附管固定安裝于所述吸附框頂端,所述調節框固定安裝于所述吸附管頂端,所述調節電機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框一側,且所述調節電機輸出端延伸至所述調節框內部,所述調節件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電機輸出端,所述連通孔開設于所述調節件外壁,所述輸氣管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框一側,所述熱泵設置于所述沉淀池一側地面,且所述輸氣管一端與熱泵出氣口相連通,所述過濾框固定安裝于所述調節框頂端,所述輸水管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框頂端,所述過濾件轉動安裝于所述過濾框內部。
可選的,所述清理輥表面設置有若干弧形條,所述調節框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輸氣管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調節框內部相連通,所述連通孔呈T形,所述調節框頂端和過濾框底端均開設有連接口,所述調節框和過濾框通過所述連接口相連通。
可選的,所述移動組件包括第一安裝架、驅動電機、第一限位桿、移動板、傳動電機和第一轉盤,所述第一安裝架固定安裝于所述沉淀池兩側頂端,所述驅動電機固定安裝其中一個所述第一安裝架一側,且所述驅動電機輸出端延伸至對應所述第一安裝架內部,所述第一限位桿固定安裝于另一個所述第一安裝架內壁,所述移動板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兩側頂端,所述移動板分別安裝于所述第一絲桿和第一限位桿外壁,所述傳動電機固定安裝于其中一個所述移動板頂端,所述第一轉盤固定安裝有所述傳動電機輸出端。
可選的,所述其中一個所述移動板一側開設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移動板通過第一螺紋孔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一絲桿外壁,另一個移動板一側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板通過所述移動槽滑動安裝于所述第一限位桿外壁,所述傳動帶一端安裝于所述第一轉盤外壁,所述傳動帶位于所述第一轉盤和第二轉盤之間,所述輸水管外壁一端固定安裝有移動架,所述移動架滑動安裝于所述沉淀池頂端,所述移動架底端固定安裝有抽水泵,所述輸水管一端固定安裝于所述抽水泵入口一端,沉淀池一側頂端固定安裝有入水口。
可選的,所述過濾框一側固定安裝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輸出端延伸至所述過濾框內部,所述第一氣缸輸出端固定安裝有推板,所述過濾框一側固定安裝有輸送板和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輸送板上方,所述輸送板與所述過濾框內部相連通,所述輸送板一側開設有密封口,所述支架頂端固定安裝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輸出端延伸至所述支架底端,所述第二氣缸輸出端固定安裝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滑動安裝于所述密封口內壁。
可選的,所述攪拌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電機、齒輪和齒環,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裝于所述輸水管內壁一端,所述過濾件轉動安裝于所述固定架底端,所述過濾件呈筒狀,所述齒環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件外壁頂端,所述第一電機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框頂端,所述第一電機輸出端延伸至所述過濾框內部,所述齒輪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一電機輸出端,所述齒環與所述齒輪相嚙合,若干所述攪拌桿固定安裝于所述過濾件外壁底端。
可選的,所述按壓組件包括兩個第二安裝架、第二電機、第二絲桿、第二限位桿、移動框、第三安裝架、第三電機、第三絲桿、第三限位桿、電機防水殼、收卷電機、收卷框、移動塊和安裝軸,兩個所述第二安裝架固定安裝于所述清理框一側,所述第二電機固定安裝于其中一個所述第二安裝架頂端,所述第二絲桿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電機輸出端,所述第二限位桿固定安裝于另一個所述第二安裝架底端,所述移動框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二絲桿外壁,且所述移動框滑動安裝于所述第二限位桿外壁,所述第三安裝架固定安裝于所述沉淀池內壁兩側,所述第三電機固定安裝于其中一個所述第三安裝架頂端,所述第三限位桿固定安裝于另一個所述第三安裝架底端,所述移動塊固定安裝于所述收卷框兩側,所述收卷框一側的移動塊或活動安裝于所述第三絲桿外壁,所述收卷框另一側的移動塊滑動安裝于所述第三限位桿外壁,所述電機防水殼固定安裝于所述收卷框內壁一側,所述收卷電機固定安裝于所述電機防水殼內壁,且所述收卷電機輸出端延伸至所述電機防水殼外部,所述安裝軸固定安裝于所述收卷電機輸出端,所述濾網一側固定安裝于所述安裝軸外壁,且所述濾網另一側固定安裝于所述移動框一側。
可選的,所述沉淀池一側地面設置有蒸發筒,所述蒸發筒一端固定安裝有污水輸送管,所述污水輸送管一端固定安裝有輸送泵,所述輸送泵固定安裝于所述沉淀池一側,且所述輸送泵入口一端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內部,所述蒸發筒一端固定安裝有第四電機,所述第四電機輸出端延伸至所述蒸發筒內部,所述第四電機輸出端固定安裝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蒸發筒連接處設置有密封機構,所述連接軸外壁固定安裝有若干攪拌葉片,所述蒸發筒外壁頂端固定安裝有連接管,所述蒸發筒外壁底端固定安裝有出料管,所述蒸發筒一端固定安裝有安裝筒,所述安裝筒與所述蒸發筒內部相連通,所述安裝筒一端固定安裝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輸出端延伸至所述安裝筒,所述電動推桿輸出端固定安裝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位置與所述出料管相對應,所述蒸發筒一側設置有冷凝框,所述連接管一端固定安裝于所述冷凝框,所述冷凝框底端固定安裝有排水管,所述冷凝框內壁固定安裝有若干換熱管,所述換熱管中部固定安裝有循環泵,所述冷凝框一側設置有換熱框,所述換熱管一端均延伸至所述換熱框內部,所述換熱框內壁固定安裝有換熱片,所述換熱管位于所述換熱片外壁,所述換熱框兩側固定安裝有散熱風扇,所述換熱片位于散熱風扇一側。
一種零排放污水處理系統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污水通過沉淀池一側的入水口進行沉淀池中,進行沉淀;S2、清理框在沉淀池中直線往復移動,抽取沉淀物,對污水和沉淀物進行分離,對沉淀物進行烘干排出;S3、沉淀池中預處理完成的污水輸送至蒸發筒中,對污水進行蒸發處理,將雜質和水汽分離;S4、水汽通過連接管進入冷凝框中進行冷凝成水。
本發明至少具備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通過設置清理組件,可以更好的將沉淀池中的沉淀物很好的收集排出,且對沉淀物進行烘干抽取其中的水分并使沉淀物中的污水回到沉淀池中,方便對沉淀物進行清理,且使污水可以得到更加充分的處理;(2)本方案在沉淀池中污水沉淀完成之后,濾網向下移動對底端的沉淀物進行按壓,在清理框移動的時候,收卷電機啟動帶動安裝軸轉動,對濾網進行收卷或者放開,可以在清理框移動收集沉淀物的時候,對沉淀物進行按壓,減少沉淀物向上擴散;(3)本方案通過設置調節件,調節件為球形,且調節件內部的連通孔為T形,方便調節過濾框與吸附管和輸氣管的連接;(4)本方案第一電機啟動帶動齒輪轉動,齒輪通過齒環帶動過濾件轉動,過濾件帶動攪拌桿轉動,在沉淀物烘干的時候可以對沉淀物進行攪拌,增加沉淀物的烘干效率。
(發明人:殷佳銘;陳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