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4.10.15
公開(公告)日2015.02.18
IPC分類號C02F103/36; C02F9/14
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屬于廢水處理方法領域。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廢水在調節池中均衡水量水質,并加酸將廢水PH值調至6.0-7.0,同時按照生物營養平衡調節廢水中的磷和氮含量比例,然后將廢水泵入配水池中,在配水池中加入自來水調節廢水的COD值和硫酸根離子濃度,廢水從配水池進入掛有填料的厭氧處理池進行厭氧處理,厭氧處理后廢水進入生物膜氧化池進行曝氣氧化處理,氧化后的廢水經污泥分離后排出即為處理后達標排放的排水。本發明采用生物膜氧化法對增塑劑生產廢水進行處理,處理效果顯著,出水水質良好,工程費用低、運行穩定、維護簡單、操作方便、效果顯著。
權利要求書
1.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廢水在調節池中均衡水量水質,并加酸將廢水PH值調至6.0-7.0,同時按照生物營養平衡調節廢水中的磷和氮含量比例,然后將廢水泵入配水池中,在配水池中加入自來水調節廢水的COD值和硫酸根離子濃度,廢水從配水池進入掛有填料的厭氧處理池進行厭氧處理,厭氧處理后廢水進入生物膜氧化池進行曝氣氧化處理,氧化后的廢水經污泥分離后排出即為處理后達標排放的排水。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廢水中的磷和氮含量比例為按照生物營養平衡BOD5:N:P =100:5:1 的比例投加適當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水池中加自來水量為使硫酸鹽濃度低于3000 mg/L,COD濃度低于15000 mg/L。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池水力停留時間為24h,厭氧處理池水力停留時間為72h,處理負荷為5kgCOD/m3.d,生物膜氧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為30h 9處理負荷為3.5kgCOD/m3.d。
說明書
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屬于廢水處理方法領域。
背景技術
增塑劑是塑料加工中消耗量最大的一類助劑,我國增塑劑廠近百家,生產能力達90萬t左右,需求達到70萬t左右,主要品種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
DBP和DOP 生產工藝簡介:國內DBP和DOP生產一般采用硫酸催化酯化工藝或非酸催化酯化工藝,這兩種生產工藝產生的廢水量和水質差別較大,硫酸催化酯化工藝是加入0.3%濃硫酸作催化劑,苯酐和丁醇(或辛醇)進行酯化反應,再經堿中和、分水、脫醇和脫色等精制過程制得產品。其生產廢水的來源及水質水量,硫酸催化酯化法生產DBP和DOP過程中廢水來自化學反應生成水、生產原料帶入水、中和水洗水和車間設備清洗水,據長期統計分析,按年產1萬t增塑劑計,各生產工序廢水產生量分別為酯化廢水461m3/a左右,中和廢水3487m3/a左右,水洗廢水3487m3/a左右,脫酯廢水256m3/a左右,車間設備清洗廢水4320m3/a左右,合計12011m3/a左右。水質一般為pH值范圍8.00-14.00,平均值12.38、COD濃度值范圍5520.0-57600.0 mg/L,平均濃度值15206.1mg/L、氨氮濃度值范圍43.75-457.90mg/L,平均濃度值為119.20mg/L、BOD5濃度值范圍4000.6 -7182.9mg/L,平均濃度值5571.1mg/L、石油類濃度值范圍15.80-20.26mg/L,平均濃度值17.64 mg/L。
該類增塑劑生產廢水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目前國內生產廠家對這種廢水一般采用物理化學方法處理或適度稀釋后進行生化處理,處理設施投資大、效果不理想。
因此,研究一種處理效果好、運行簡單以及成本低的適用于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具有很高的應用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處理效果好、運行簡單以及成本低的適用于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廢水在調節池中均衡水量水質,并加酸將廢水PH值調至6.0-7.0,同時按照生物營養平衡調節廢水中的磷和氮含量比例,然后將廢水泵入配水池中,在配水池中加入自來水調節廢水的COD值和硫酸根離子濃度,廢水從配水池進入掛有填料的厭氧處理池進行厭氧處理,厭氧處理后廢水進入生物膜氧化池進行曝氣氧化處理,氧化后的廢水經污泥分離后排出即為處理后達標排放的排水。
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調節廢水中的磷和氮含量比例為按照生物營養平衡BOD5:N:P =100:5:1 的比例投加適當的磷酸二氫鉀和尿素。
更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配水池中加自來水量為使硫酸鹽濃度低于3000 mg/L,COD濃度低于15000 mg/L。
進一步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調節池水力停留時間為24h,厭氧處理池水力停留時間為72h,處理負荷為5kgCOD/m3.d,生物膜氧化池水力停留時間為30h 9處理負荷為3.5kgCOD/m3.d。
本發明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中,針對廢水非連續均勻排放和水質變化較大的特點,設立調節池均衡水量水質,在此加酸調pH值至6.0-7.0,停留時間為24h;按照生物營養平衡BOD5:N:P=100:5:1 的比例,在廢水中適當加入磷酸二氫鉀和尿素;為了控制廢水硫酸鹽含量,滿足后續生化水處理的基本要求,在進行處理前需用生活污水和自來水混配,使硫酸鹽濃度低于3000 mg/L,COD濃度低于15000 mg/L;廢水從配水池進入掛有填料的厭氧處理池,停留時間為72h,處理負荷為5kgCOD/m3.d;生物膜氧化池分為一區和二區,一區為氧化區,進行控制曝氣氧化處理,二區為污泥與廢水分離區,停留時間為30h,處理負荷為3.5kgCOD/m3.d;為了分離生物膜氧化池內污泥和水,處理后出水采用泵抽吸過濾后直接排放,活性污泥被保留在氧化池內。
本發明所述的處理工藝特點:
(1)處理工藝流程簡單,污染物容積負荷高,COD容積負荷是普通生物接觸氧化法的3-10倍。
(2)設施占地面積小,僅為普通生物接觸氧化法的25%左右,投資省,維護管理方便,經過實際工程調試取得準確的運行參數并編入程序后,可進行自動控制,操作管理非常簡單。
(3)污泥產量少,處理容易,處理后的水在氧化池內通過中空纖維膜與活性污泥分離90.5um以下的顆粒性活性污泥不能通過膜孔而被截留在池內,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與泥齡的徹底分離,產生的剩余污泥很少,減少了污泥處理和處置費用。
(4)生物相豐富,處理出水水質穩定,由于大量的活性污泥保留在池內,因此各種新生的活性好、沉淀性差的菌種以及增殖速度慢、世代時間長的硝化菌未被破壞地保存下來,有利于各菌種的大量生存和繁殖,生物相極大的豐富,并且抗有機負荷沖擊能力強,處理后出水水質穩定。
(5)動力消耗低,運行費用低,動力消耗主要包括提升水泵、過濾抽吸泵和風機等,電耗為3.50kWh/t水,處理成本為10.00元/t水,COD處理成本為1.30元/kg。
本發明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采用生物膜氧化法對增塑劑生產廢水進行處理,經實際工程運行證明,處理效果顯著,出水水質良好,本發明所述的處理方法具有工程費用低、運行穩定、維護簡單、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優點,為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提供了一種簡單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針對廢水非連續均勻排放和水質變化較大的特點,設立調節池均衡水量水質,在此加酸調pH值至6.0-7.0,停留時間為24h;按照生物營養平衡BOD5:N:P=100:5:1 的比例,在廢水中適當加入磷酸二氫鉀和尿素;為了控制廢水硫酸鹽含量,滿足后續生化水處理的基本要求,在進行處理前需用生活污水和自來水混配,使硫酸鹽濃度低于3000 mg/L,COD濃度低于15000 mg/L;廢水從配水池進入掛有填料的厭氧處理池,停留時間為72h,處理負荷為5kgCOD/m3.d;生物膜氧化池分為一區和二區,一區為氧化區,進行控制曝氣氧化處理,二區為污泥與廢水分離區,停留時間為30h,處理負荷為3.5kgCOD/m3.d;為了分離生物膜氧化池內污泥和水,處理后出水采用泵抽吸過濾后直接排放,活性污泥被保留在氧化池內。
實施例二:處理效果
使用本發明所述的增塑劑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法,對某增塑劑生產廠的增塑劑生產廢水進行處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