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日2015.10.16
公開(公告)日2016.01.20
IPC分類號C02F9/14
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方法,是對柳編防蛀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的方法,其步驟包括:(1)厭氧處理;(2)好氧處理;(3)移動床生物膜反應處理;(4)生物發酵床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后的污水均勻噴灑在生物發酵床上進行生物發酵處理,生物發酵床的下層為過濾層,過濾層上方鋪設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5)經沉淀、過濾后,即可滿足排放要求。本發明的污水處理方法用于對柳編防蛀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徹底,處理后的水質清澈,能夠滿足排放要求,處理過程不會產生新的垃圾或污染物。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對柳編防蛀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的方法,其步驟包括:
(1)厭氧處理:前置厭氧處理將污水置入厭氧池,由厭氧菌進行水解酸化,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質,實現部分COD的去除;
(2)好氧處理:將經過厭氧處理的污水,進入好氧池由好氧菌進行處理;在好氧池中啟動曝氣風機,將微氣泡直接注入好氧池的污水中,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將有機物降解成無機物;
(3)移動床生物膜反應處理:好氧處理后的污水置入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內,反應器內載體包裹填料,啟動曝氣風機,載體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中處于懸浮狀態,全方位自由活動;
(4)生物發酵床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后的污水均勻噴灑在生物發酵床上進行生物發酵處理,生物發酵床的下層為過濾層,過濾層上方鋪設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污水在經過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時完成生物發酵,將難降解的有機物進一步降解;生物發酵處理以后,通過過濾層過濾掉懸浮物等雜質,獲得清水;
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池底污泥100份、硅藻土55份、腐植酸5份、聚合氯化鐵3份、葡萄糖酸鈉 4份、蒙脫石粉25份、綠礬5份,含水率為35%-45%;
所述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的制備方法為:
A、取池底污泥100份與水150份混合均勻,過濾,取過濾液;
B、將步驟(1)中的過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7.5,溶液攪拌均勻;
C、將步驟(2)中得到的溶液與硅藻土55份、腐植酸5份、聚合氯化鐵3 份、葡萄糖酸鈉4份、蒙脫石粉25份、綠礬5份混合后攪拌均勻,控制物料水份,使物料含水率為35%-45%,即得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
(5)將步驟(4)中獲得的清水置入沉淀池,經沉淀、過濾后,即可滿足排放要求。
說明書
一種污水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用于編制柳編產品的柳條需要先進行防蟲防蛀處理,通常采用將柳條浸泡在防蟲防蛀處理液中來處理,柳編防蛀處理過程會產生污水,直接排放會到環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對柳編防蛀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的方法,其步驟包括:
(1)厭氧處理:前置厭氧處理將污水置入厭氧池,由厭氧菌進行水解酸化,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質,實現部分COD的去除;
(2)好氧處理:將經過厭氧處理的污水,進入好氧池由好氧菌進行處理;在好氧池中啟動曝氣風機,將微氣泡直接注入好氧池的污水中,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將有機物降解成無機物;
(3)移動床生物膜反應處理:好氧處理后的污水置入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內,反應器內載體包裹填料,啟動曝氣風機,載體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中處于懸浮狀態,全方位自由活動;
(4)生物發酵床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后的污水均勻噴灑在生物發酵床上進行生物發酵處理,生物發酵床的下層為過濾層,過濾層上方鋪設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污水在經過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時完成生物發酵,將難降解的有機物進一步降解;生物發酵處理以后,通過過濾層過濾掉懸浮物等雜質,獲得清水;
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池底污泥100份、硅藻土55份、腐植酸5份、聚合氯化鐵3份、葡萄糖酸鈉 4份、蒙脫石粉25份、綠礬5份,含水率為35%-45%;
所述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的制備方法為:
A、取池底污泥100份與水150份混合均勻,過濾,取過濾液;
B、將步驟(1)中的過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7.5,溶液攪拌均勻;
C、將步驟(2)中得到的溶液與硅藻土55份、腐植酸5份、聚合氯化鐵3 份、葡萄糖酸鈉4份、蒙脫石粉25份、綠礬5份混合后攪拌均勻,控制物料水份,使物料含水率為35%-45%,即得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
(5)將步驟(4)中獲得的清水置入沉淀池,經沉淀、過濾后,即可滿足排放要求。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污水處理方法用于對柳編防蛀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處理徹底,處理后的水質清澈,能夠滿足排放要求,處理過程不會產生新的垃圾或污染物。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
池底污泥100份、硅藻土55份、腐植酸5份、聚合氯化鐵3份、葡萄糖酸鈉 4份、蒙脫石粉25份、綠礬5份,含水率為35%-45%;
所述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的制備方法為:
A、取池底污泥100份與水150份混合均勻,過濾,取過濾液;
B、將步驟(1)中的過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pH為7.5,溶液攪拌均勻;
C、將步驟(2)中得到的溶液與硅藻土55份、腐植酸5份、聚合氯化鐵3 份、葡萄糖酸鈉4份、蒙脫石粉25份、綠礬5份混合后攪拌均勻,控制物料水份,使物料含水率為35%-45%,即得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
一種污水處理方法,是對柳編防蛀處理過程產生的污水進行處理的方法,其步驟包括:
(1)厭氧處理:前置厭氧處理將污水置入厭氧池,由厭氧菌進行水解酸化,大分子有機物降解成小分子物質,實現部分COD的去除;
(2)好氧處理:將經過厭氧處理的污水,進入好氧池由好氧菌進行處理;在好氧池中啟動曝氣風機,將微氣泡直接注入好氧池的污水中,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將有機物降解成無機物;
(3)移動床生物膜反應處理:好氧處理后的污水置入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內,反應器內載體包裹填料,啟動曝氣風機,載體在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中處于懸浮狀態,全方位自由活動;
(4)生物發酵床處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處理后的污水均勻噴灑在生物發酵床上進行生物發酵處理,生物發酵床的下層為過濾層,過濾層上方鋪設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污水在經過污水生物發酵處理劑時完成生物發酵,將難降解的有機物進一步降解;生物發酵處理以后,通過過濾層過濾掉懸浮物等雜質,獲得清水;
(5)將步驟(4)中獲得的清水置入沉淀池,經沉淀、過濾后,即可滿足排放要求。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僅為本發明的優選例,并不用來限制本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