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11-25 11:20:54 | 信息編號: 7024342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記者從北京城建集團獲悉,作為南水北調重要配套工程之一的海淀區溫泉水廠項目近日實現首批單體建筑封頂,預計年底將實現主體結構全面封頂。根據計劃,整個溫泉水廠建設工程將于2025年年底前完工。屆時,京密引水渠的“南水”將在這里經過處理后,由市政管網輸送到千家萬戶。海淀北部地區的自來水供需矛盾將由此得到極大解決。
溫泉水廠位于海淀區溫泉鎮,在京密引水渠以北、北清路南側,是北京市“3個100”重點工程之一。昨天上午,北青報記者在項目施工現場看到,高低不同、形狀各異的單體建筑分布在工地的不同位置,每一處都圍上了綠色的防護網,建筑周邊塔吊林立,時不時可以看到工人忙碌穿梭的身影。
溫泉水廠項目由北京城建集團土木部建設,于去年12月全面開工,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55萬平方米,共包含23個單體建筑。“水廠的處理流程很多,需要不同建筑來承擔不同的處理工藝。”溫泉水廠項目副經理張維波介紹,面對單體建筑多的特點,項目部仔細研究建筑布局,對基坑進行合理規劃,采取多基坑同步建設模式,減少無效土方開挖。
施工現場看似一片平坦,地下卻暗藏玄機。溫泉水廠項目執行經理田永進介紹,整個水廠包括水線和泥線兩部分。水線主要負責對京密引水渠引入的“南水”進行逐步凈化、達到飲用標準。水廠建成后,“南水”將從水廠南部的“進水組團”進入,來到第一道處理線“預臭氧接觸池”,經過預處理后的水會流到“機械攪拌澄清池”進行澄清,之后再進入“炭砂濾池”進一步過濾,隨后流入“超濾膜、紫外車間”進行深度消毒處理,經過這道程序后的水質已經達到并優于國家飲用水標準,這些水在消毒后將暫存于“清水池”中,根據區域內用水需求由“配水泵房”加壓配送至用戶。由此,南水北調工程進京的“南水”就完成了自京密引水渠至居民水龍頭的全部凈化過程。相比水線處理過程,泥線就比較簡單了,它主要是對水線凈化過程中的排泥水進行處理,為水廠實現低碳減排。
由于處理流程較長,“南水”進入水廠后需要在不同的處理間流動,為了降低使用成本,實現綠色經營,水廠在設計之初就決定采取重力流的方式,即通過不同處理間之間的高度差異,形成一個自然梯度,讓“南水”可以在天然重力條件下從一個處理間自然流向下一個處理間,直到最后出廠時再由水泵加壓送入自來水管道。因此,看似一片平坦的自來水廠下方,其實暗藏著高高低低不同的處理間。
此外,溫泉水廠項目所在區域的地下水極為豐富,這也給施工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為了確保地下結構施工過程和后期使用過程的安全,項目部在基坑周圍采用了止水帷幕墻來阻斷地下水對結構的沖擊。為了減小地下水浮力的影響,項目部將結構下部的抗浮錨桿間距由原來的近2米加密到1米,形成更加穩固的拉拽效果,確保結構未來的使用安全。(千龍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