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9-3 11:53:39 | 信息編號: 6463864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9月2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舉辦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完成6733個行政村生活污水和159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9%以上,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其中,包括持續推進土壤污染源頭防控、穩步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深化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大力推進土壤污染源頭防治,整縣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土壤生態環境保護方面:
一是持續開展耕地周邊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隱患排查和涉鎘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污染源排查整治,加快推進在部分區域的相關行業執行顆粒物和鎘等重點重金屬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指導做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分階段推進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溯源和整治全覆蓋,保障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二是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嚴防新增污染,采取積極措施逐步減少存量。推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有效落實法定義務。組織開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環境監測,探索開展在產企業“邊生產邊管控”和治理修復試點。
三是嚴格落實“一住兩公”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審制度,防止違規開發,有效保障安全利用;持續加強污染地塊風險管控的聯動監管,完善優先監管地塊清單,有序推動污染地塊風險管控和修復,保障人民群眾“住得安心”。
地下水生態環境保護方面:
一是加強地下水水質目標管理,推動采取綜合防治措施保障水質達標。督促指導相關市完成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圍繞化工產業集聚區、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排污單位等,持續深入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評估和污染成因分析,試點開展化工園區、在產企業地下水風險管控修復。
二是持續做好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周邊基礎環境狀況調查,提出加強水源保護的對策建議。核實更新優先保護的地下水型飲用水水源名單,督促各地制定并落實防控工作計劃;加強對水源周邊污染源的排查整治,確保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
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方面:
一是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統籌推動鄉村生態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成效核查排查,聚焦農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和動態監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加快推進整改,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二是推動因地制宜選擇治理模式和技術工藝,以實現“三基本”(即基本看不到污水橫流、基本聞不到臭味、基本聽不到群眾怨言)為導向,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應管盡管、應治盡治,不斷鞏固和提升治理成效。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與農村改廁、農村垃圾治理的有效銜接,力爭打造一批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樣板,為高水平推進全省農村環境整治提供示范和借鑒。
三是總結分析黑臭水體問題成因,明確“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水系連通、生態修復”的基本技術路線,鼓勵優先采用資源化、生態化治理措施進行治理。將新發現的農村黑臭水體及時納入監管清單,積極推進治理。常態化開展已完成治理的農村黑臭水體效果評估,對返黑返臭水體分析問題原因、督促指導相關市(區)及時整改,不斷完善長效管護機制,確保“長制久清”。(西部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