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9-2 11:53:18 | 信息編號: 6454154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目前全國累計排查了56萬公里河湖岸線,這都是一步一步用腳丈量出來的,查出入河排污口29萬個,推動解決19.5萬個污水直排亂排問題。”8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司長黃小贈在會上公布了上述數據。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水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是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的重要抓手。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相關文件,文件發布兩年多來,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真抓好落實,重點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首先,大力推進排污口監督管理法規標準和政策文件制修訂,先后出臺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規范化建設、信息采集與傳輸等10項技術指南,指導各地開展相關工作。制定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辦法,對入河排污口的定義、分類、設置審批、監測監管、信息公開等,作出了具體規定,也有不少創新;辦法即將發布實施,為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制度支撐。
其次,聚焦長江、黃河等重要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重點湖泊,“有口皆查、應查盡查”,開展地毯式摸排。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印發貫徹落實工作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分級審批權限劃分方案,地級城市全部制定實施排污口排查整治具體方案,確保這項工作落地落細落實。生態環境部組織各省、各流域局加強核查抽查,通過季度調度、通報反饋、核實銷號的工作機制,緊盯各類問題整改。目前全國累計排查了56萬公里河湖岸線,這都是一步一步用腳丈量出來的,查出入河排污口29萬個,推動解決19.5萬個污水直排亂排問題。
黃小贈表示,生態環境部進一步下放審批權限,規范審批程序,發布排污口設置審批實施規范和辦事指南,印發流域海域局審批權限劃分方案,落圖落表,一目了然,便于知曉查詢。大力推進一網通辦,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便民惠企。國家將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納入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支持范圍,加大支持力度;初步建成信息化平臺,滿足排污口“查、測、溯、治、管”等數據信息化、可視化管理需求。(海報新聞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