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8-1 12:22:24 | 信息編號: 6265106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會澤縣大井鎮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以牛欄江、安丹河、撒依河等為重點,統籌推進水庫、壩塘、溝渠等污水治理,堅持“規模治理、集中治理、分散治理”三種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實現了“應集盡集,應治盡治”目標,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和人居環境。
聚焦規模治理,提升治理精度。在牛欄江生態保護領域40個敏感村之一的黃梨村,投資536.4萬元建成會澤縣首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大井鎮黃梨生活污水集中處理項目,采用一體化預脫硝+厭氧+缺氧+生物膜好氧工藝技術處理污水系統,通過進水—格柵—調節池—預脫硝池—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消毒池等工藝流程,達標后排放。該項目鋪設污水收集管網977米,覆蓋黃梨集鎮及周邊群眾3000余人,日處理污水200方,處理后的水質達到1級a以上標準。
依托集中治理,提升治理深度。在牛欄江沿岸的德白、治補、馬鞍、木廠4個村,每村投資60萬元,按照“一組一策、一戶一方案”的原則,采用“小三格+大三格化糞池+氧化池/沉淀池”的模式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戶的生活污水經“小三格”處理后,將居住較為集中的所有農戶的污水經管網集中收集后進入“大三格”,接入氧化池,通過沉砂、攔污、厭氧、曝氣等工序凈化,最終達到農灌標準后回用于農田、果園。
立足分散治理,提升治理廣度。對居住較為分散,難以集中處理的散戶獨戶采用“三格化糞池+氧化池”的工藝,對本戶的生活污水進行就地處理、就地消納。將散戶獨戶生活污水治理與農村改廁相結合,依托1200元的改廁獎補資金,鼓勵其自主改廁,建立三格式節水型衛生廁所,生活污水統一匯入化糞池,采用自主清掏還田處理模式,氧化池處理后的尾水還可用于還田灌溉,從而實現資源化利用,達到農村全面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目標。(曲靖珠江網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