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5-8 11:59:01 | 信息編號: 5631052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近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委獲悉,為積極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農村地區延伸,去年重慶新建75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探索出一條低成本、科學治污的有效路子。
在涪陵區義和街道石嶺村蜜柚基地,街道村居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夏忠逸正在教蜜柚基地負責人羅祥仁安裝智慧澆水軟件。下載成功后,羅祥仁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幾秒鐘后,蜜柚基地里的管子就噴出水來。
這些水是當地山嶺花園居民點經過處理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為什么能用來澆灌蜜柚?這得益于當地探索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新路子。
山嶺花園居民點修建于2012年,有32戶住戶、100多名居民。居民點有一座三格式化糞池用來收集生活污水。由于年久失修,加上沒有人員清掏,2018年,化糞池開始滲漏,污水沿著溝渠橫流,最終流入了長江支流烏楊溪。
石嶺村村委會副主任方小勇說,這些污水不但影響居住環境,還影響村里的發展,“當時有多個老板打算流轉土地搞種植業,看到這樣的環境,轉身就走了。”
與此同時,羅祥仁等村民找到村干部,希望解決農業灌溉用水不足的問題。
一面是污水橫流,一面是灌溉用水緊缺,束手無策的村干部找到當地生態環保部門。當地生態環保部門在深入調研后提出了解決方案:借鑒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將這些生活污水進行有效治理后用作農業灌溉用水。
2020年下半年,當地投入21萬元在山嶺花園居民點附近修建了一個占地30平方米的生態調控池。居民點生活污水集中流入到生態調控池,進行厭氧發酵等處理,15天后,經過處理的水就可通過管網輸送到田間地頭。
如今,通過這一模式產生的農業灌溉用水每年達1800立方米,不僅保證了53畝蜜柚的灌溉,畝均化肥用量還減少了45公斤,走出一條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新路子。(重慶日報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