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4-1-29 12:05:45 | 信息編號: 5048305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2024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時指出,將繼續扎實辦好‘十件民生實事’,其中包含打造宜居環境,新建、改建17萬戶農村戶用衛生廁所,完成50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關心的內容。”日前,貴州省人大代表、黔西南州興義市烏沙鎮磨舍村村委會副主任毛文婭說。
農村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毛文婭表示,近年來,黔西南州的農村改廁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不足的情況。
“生活黑水與灰水治理沒有同步規劃。由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和改廁工作由不同部門牽頭,在項目籌備和實施上缺乏統籌,沒有把黑水和污水同步設計、同步考慮。”毛文婭表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投資大,后期維護費用高,這就導致一些人口集中的街道,既沒有土地可以建化糞池,又沒有管網可以接收廁所糞污,廁所糞污難以實現無害化排放。同時,一些地方農戶修建了三格式化糞池,但生活污水無處可排,只能將生活污水排入化糞池,由于三格式化糞池容積有限,糞污達不到設計處理時限,且灰水中含有大量化學物質,不能用于灌溉土地,廁所糞污無法資源化利用,尾水排出仍對環境污染較大,矛盾仍然突出。
加快推進農村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協同治理,毛文婭提出了三點建議。
“首先應加強頂層設計,在項目籌備上要統一規劃,多規合一,將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鄉村振興示范點打造納入一體規劃、同步治理、同步實施,做好農村改廁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還應強化部門聯動,凝聚工作合力。增強職能部門溝通協調,整合資源力量,合力攻堅,集中力量干大事,避免資金分散投入。”毛文婭建議,加強后期運維,在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地方,要加強后期管護,保障設施運行正常。同時,在沒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地方,積極探索就地就近資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徑,將生活黑水與灰水分開排放,廁所糞污經過三格式化糞池沉降后,出水經土壤滲濾或澆灌菜園的方式資源化利用。(天眼新聞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