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 2023-8-8 11:14:01 | 信息編號: 4094520 | 所屬類別: 行業新聞 |
“咱們這條路前后幾段的進度都不同,大家分組干活的時候要精細,也要注意安全!”現場,施工主管吳宗軒沿路叮囑著工人們,眼前約710米長的施工道路,他一天要來回走上好幾趟。
8月4日上午8時許,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文化路,原本的雙向四車道中間被加上了圍擋,一邊繼續車來人往,另一半則是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開挖溝槽、檢查井施工、分層回填……這里即將埋設排污管,用于該路段的雨污分流。
這是陵水“六水共治”重點項目——安馬大排溝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建設內容中的一部分。據悉,安馬大排溝是陵水椰林鎮城區一條全長7.45公里的市政排洪溝,經黑臭水體排查,被認定為部分輕度黑臭,明渠段長度約1.6公里。
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關鍵在排口。“主要因為城區的生活污水錯接混接現象嚴重,污水直排到雨水管網匯入大排溝,導致黑臭。”該項目負責人陳誠介紹,當前城區正加緊整改錯接、混接、亂接的節點,實施排水管網修復和截流系統改造,暢通城市“毛細血管”,從源頭上減少污水排放。
治源迫在眉睫,但要在熱鬧的城區路段施工,難點也不少。“城區車流量較大,交通疏導困難,所以采取多點樣位分段搶建的方式施工,同時也方便隨建隨修復。”陳誠告訴記者。考慮到許多路段沿街商鋪密集,無法長時間封閉施工,工人分兩班倒,為工程按下“加速鍵”。
記者注意到,由于馬路施工作業面狹小,挖掘機、用于土地回填的平板夯等機械都換成了較小的型號。此外,在城區開挖過程中,由于地下管網較為復雜,現場往往采用“人工+機械”進行探查,降低挖斷電線和管道的概率。
為了加快黑臭水體整改,陵水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進審批工作快報快批,確保工程早開工早見效。陳誠舉例,陵水建設路、北斗路位于國道,開展錯混接改造工程審批有一定周期,“六水共治”工作專班相關領導和人員積極溝通協調,確保該路段工程能夠如期開工。
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關乎百姓民生,除了暗涵段,安馬大排溝的明渠段也同步進行河道清淤和橋涵改造工作,力爭項目在今年年底竣工,完成消除黑臭水體的任務。
“之前一下大雨,文教路積水最高會達到1米2左右,車輛和人都難以通行,現在進行雨污分流改造,不僅能夠治理大排溝的黑臭問題,也會極大改善城市內澇。”市民李存東對此工程的治理效果十分期待。
“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重在長效管理。”縣治水辦主要負責人坦言,陵水將建立日常維護養護工作機制,繼續加強源頭治理,強化縣城區內排污單位排水管理,鞏固陵水黑臭水體治理成效,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的景象。(澎湃新聞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