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膠工業助劑用量相對很小,但對制品加工和應用性能的改善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性能優異的橡膠助劑不僅能改善加工性能,提高產品檔次,降低能耗成本,而且能夠防老化降解,延長使用壽命。
橡膠助劑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廢水,該類廢水一般是含有氮或硫的苯、萘、雜環化合物及少量小分子構成,具有鹽分高、污染物濃度高、難生化治理的特點。這些廢水既達不到直接排放標準要求,又不能滿足污水二次回用指標,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目前橡膠助劑廢水處理方式有多效蒸發器或MVR蒸發器法、萃取法、吸附法等。然而,該類廢水來源復雜、預處理難度大,導致水處理裝置運行成本居高不下,極大限制了其再生利用。本文旨在探索一種新型橡膠助劑生產廢水預處理技術,通過鐵屑過濾+活性炭吸附+樹脂吸附結合的處理方式,使該類高濃度有機廢水達到生化進水條件。
1、試驗廢水水質及水量
試驗廢水取自4個生產車間,水質水量見表1。
2、預處理工藝流程
由表1可知,該化工廢水有機物濃度較高,鹽度高,含有苯環類生物難降解物質,因此需要對廢水進行預處理,將難降解類物質分解為小分子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本實驗采用鐵屑過濾+活性炭吸附+樹脂吸附再生的預處理方法,使廢水達到生化進水條件,降低后端生化治理難度,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3、工藝流程各單元反應機理
3.1 鐵屑過濾基本原理
鐵屑過濾是利用高電位碳與低電位鐵構成原電池,廢水為電解液,以電化學氧化還原為主,集絮凝、電附集、過濾等凈化方式為一體的技術方法。
3.1.1 電化學氧化還原作用
陽極:Fe-2e→Fe2+,E°(Fe2+/Fe)=-0.44V;
陰極:2H++2e→2[H]→H2(酸性或偏酸性溶液中),E°(H+/H2)=0V。
在廢水處理過程中,Fe-C組成了無數微電池,可以還原破壞廢水中的芳環支鏈,電極反應產物[H]和Fe2+化學活性很高,能與廢水中多種物質發生氧化還原作用,使某些難生化降解的化學物質轉化為容易生化處理的物質,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3.1.2 水解絮凝作用
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產物Fe2+不穩定,易生成Fe3+,高電荷Fe2+進入膠體吸附層后,降低了ζ電位,使得膠態污染物脫穩,易于凝聚,形成以羥基架橋聯結的帶有高電荷的多核配離子,并向膠體態轉化,最終形成Fe(OH)3,降低了污染物表面能,在電場作用下,絮體沉淀去除。
3.1.3 吸附作用
鐵屑比表面積較大,鐵離子活性較強,能夠吸附置換多種有機物及金屬離子。
3.2 活性炭吸附基本原理
活性炭內部孔結構發達,出色的吸附性能使它廣泛應用于煙氣、廢水等環境污染物治理過程,還可作為催化劑和負載催化劑、超級電容器電極、土壤修復劑以及儲氫材料。
3.2.1 活性炭比表面積大
活性炭內部的大孔容積約為0.2~0.5mL·g-1,表面積最高可達幾百平方米。微孔的容積約為0.25~0.9mL·g-1,表面積約為500~1500m2.g-1。正是這些高度發達的空隙結構,使活性炭擁有了優良的吸附性能。
3.2.2 活性炭表面化學性質
活性炭表面化學性質取決于表面的官能團,酸性含氧官能團包括羧基、內酯基和羧酸酐等;堿性含氧官能團包括酚羥基、苯醌基和醚基等。含氮官能團呈堿性,包括吡咯型、吡啶型、氮氧型和季氮型等。不同種類表面官能團構成了活性炭內部空隙的主要活性位點,使活性炭表面呈現不同化學性質,酸性官能團吸附極性污染物,堿性官能團吸附極性較弱或非極性的物質。
3.3 樹脂吸附基本原理
大孔吸附樹脂是以苯乙烯和丙酸酯為單體,加入乙烯苯為交聯劑,甲苯、二甲苯為致孔劑,它們相互交聯聚合形成了多孔骨架結構,比表面積大。它的理化性質穩定,不溶于酸、堿及有機溶劑,不受無機鹽類及強離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響。樹脂吸附作用是依靠它和被吸附的分子(吸附質)之間的范德華引力或氫鍵作用,達到分離、純化、除雜、濃縮等不同目的。
4、實驗步驟
4.1 原水配制方法
將1-1#、1-2#、2-1#、2-2#廢水按2:2:1:3比例配水,混合后的原水水質見表2。
4.2混凝實驗
原水中直接加入一定量不同種類的混凝劑,查看混凝處理效果,結果見表3。
從以上實驗中可以看出,COD脫除率較低,廢水直接混凝,效果不是很理想。
4.3 酸化實驗
取50mL混合后原水,加入0.15mL工業濃硫酸,調pH=7左右,廢水白色沉淀增多,過濾后溶液無色澄清,測得COD為8961mg·L-1。實驗可知,酸化對COD有一定去除作用。
4.4 鐵屑過濾實驗
原水2L調節pH至2~3,沉降1h,取上清液進行鐵屑過濾實驗,經調酸后上清液COD為9227mg·L-1。選擇有效容積為1L的反應器,內部填充750g的新鑄鐵,取調酸后廢水350mL放入反應器中,出水用20%的石灰調pH為8,COD去除效果見圖2。由圖2可知,停留時間小于6h,出水COD隨時間增加去除率逐漸增加。當停留時間為6h,COD去除率最大,可達20%,繼續延長鐵屑過濾停留時間,出水COD變化不大,去除率趨于穩定。
4.5 活性炭吸附實驗
選用普通冷凝管做吸附柱,有效容積141mL。選用直徑1mm的粒狀新活性炭,用開水煮后再用清水沖洗,去除活性炭表面雜質,將柱內填滿活性炭,填充體積約為120mL,活性炭質量約為79g。
將鐵屑過濾出水(COD=7687mg·L-1)用蠕動泵打入活性炭吸附柱,控制進水流速2mL·min-1(1BV·h-1),收集出水并測定COD,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活性炭吸附后出水在10BV時COD達到4000mg·L-1,此時活性炭總吸附量為74.8mg·g-1。
4.6 樹脂吸附實驗
選用體積約為70mL的反應柱,填滿60mL樹脂,樹脂質量約為41g。
將活性炭吸附出水(COD=5546mg·L-1)用蠕動泵打入樹脂吸附柱,控制進水流速1mL·min(1BV·h-1),收集出水并測定COD,結果如圖4所示。由圖4可知,樹脂接近吸附飽和時總吸附量為48.3mg·g-1。
5、結論
廢水經調酸-鐵屑過濾-活性炭吸附-樹脂吸附處理后,出水COD約為1000mg·L-1,去除率達90%,出水中性,無沉淀,達到預處理效果,具備生化條件。該類橡膠助劑廢水鐵屑過濾最佳反應留時間為6h,COD去除率為20%。該工藝適用于成分復雜、鹽度高、難降解的橡膠助劑廢水預處理。(來源:大連世達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環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