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法對于采油廢水的降解于近幾年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它主要是運用廢水和生物膜之間的接觸,使得生物膜對廢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固化和分解,從而實現污水水質的凈化。應用于采油廢水的生物膜法主要包括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以及生物流化床。
林靜雯等自主研發設立一種復合生物膜反應器,利用經過加壓馴化后的優勢菌株進行掛膜,研究表明該反應器掛膜后優勢種群生存狀態穩定,對廢水中的COD能夠實現88%的去除效率,同時實現95.6%的含油量去除效果。李繼宏等針對大慶聚驅采油廢水,采用浸沒式膜生物反應器進行降解治理,通過加壓馴化后篩選出的優勢菌株降解效果良好,反應器抗沖擊能力強,出水穩定,具有良好的凈化功能。鄒克華等運用特種生物膜材料結合優勢菌種處理采油廢水,該處理方法運行費用低,處理效果穩定,在實際應用中具有相應價值,已成功運用于某油田的污水處理過程之中。石玲等運用膜生物反應器對某油田聯合站外排采出水進行處理,處理后COD去除顯著,平均去除率可達到85%,最高可達到97.9%,懸浮物、濁度等指標均明顯降低,出水水質可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標準。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自然處理法主要包括氧化塘和人工濕地兩種方式。其中,氧化塘法已經廣泛運用到采油廢水的處理工藝之中。國內勝利油田樁西采油廠運用蘆葦氧化塘對采油廢水進行降解獲取成功,廢水中的COD、BOD、硫化物、揮發酚等多項指標均得到改善,實現達標排放。大港油田運用兼性塘和好氧塘聯合工藝處理采油廢水,該氧化塘自2000年驗收使用后,運行效果穩定,處理后廢水中的COD、懸浮物、含油量等多項檢測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處理成本低于0.2元/m3。師祥洪將粉煤灰吸附和氧化塘結合運用于現河首站采油廢水,處理工藝運行成本低,可靠性強,對廢水中的污染物具有良好凈化效果,處理后可實現達標排放。
人工濕地也是采油廢水處理過程中運用到的一種工藝。Cynthia等研究發現含鹽采油廢水經過反滲透預處理后進入濕地處理系統,可實現水質凈化,出水水質滿足灌溉要求。祝威等比較研究了兩種生物法分別和人工濕地結合處理勝利油田某聯合處理站采油廢水,研究表明經處理后的廢水生態毒性明顯降低,從處理前的高毒級別降至低毒程度。桂召龍等研究表明水平潛流人工濕地中試系統對于治理采油廢水是可行的,其中利用的濕地植物主要為蘆葦,經治理后出水水質指標符合要求。黃翔峰等將水解酸化與人工濕地結合處理采油廢水,研究表明當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時間為20h,人工濕地水力停留時間為4d時,出水COD≤80mg/L,水質得以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