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的工業廢水量日益增多,其中印染廢水量約占總廢水量的10%,每年大約有6~7億噸印染廢水排入水環境中。由于所加工的纖維原料、產品的品種、加工工藝和加工方式不同,廢水的組成和性質變化很大。常用的纖維原料有棉花、羊毛、蠶絲、麻、滌綸、腈綸、維綸和粘膠纖維等。對于棉織物,采用的加工和染整工藝通常為:退漿、煮煉、漂白、絲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工序;對于毛織物,其加工和染整工藝為:洗毛、染色、洗呢、縮絨后沖洗、炭化后中和等;絲織物的加工及染整工藝為:煮繭、繅絲、廢繭處理、絲綢染整和印花等;亞麻織物的加工和染整工藝為:浸解、洗染、漂白、染整和印花等;苧麻織物的加工和染整工藝為:堿脫膠、酸洗、染整和印花等。印染廢水主要來源于印染加工中的漂煉、染色、印花、整理等工序,而且各工序產生成份各異的污水,使得其成份復雜,色度深,堿性強,水量大,并含有毒、有害物質而嚴重污染環境,因此印染廢水的綜合治理己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之一。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印染各工序排出廢水主要有八大類,其水質特點特性差異較大。退漿廢水:退漿是用化學藥劑將織物上所帶的漿料退除(被水解或酶分解為水溶性分解物),同時也除掉纖維本身的部分雜質。退漿廢水是有機廢水,呈淡黃色,含有漿料分解物、纖維屑、酶等,廢水呈堿性,pH值為12左右,COD和BOD含量約占印染廢水的45%左右。當采用PVA或CMC化學漿料時,廢水的BOD下降,但COD很高,廢水更難處理。PVA漿料是造成印染廢水處理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煮煉廢水:煮煉是用燒堿和表面活性劑等的水溶液,在高溫(120)和堿性(pH=10~13)條件下,對棉織物進行煮煉,去除纖維所含的油脂、蠟質、果膠等雜質,以保證漂白和染整的加工質量。煮煉廢水水量大,水溫高,呈深褐色和強堿性(含堿濃度約為0.3%)。煮煉廢水中含有纖維素、果酸、蠟質、油脂、堿、表面活性劑、含氮化合物等物質,其BOD和COD值較高(每升達數千毫克),污染物濃度高。漂白廢水:漂白工藝一般是用次氯酸鈉、雙氧水、亞氯酸鈉等氧化劑去除纖維表面和內部的雜質。漂白廢水的特點是水量大,污染程度較輕,BOD和COD均較低,屬較清潔廢水,可直接排放或處理后循環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