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出的Al3+(或Fe2+),具有極強的活性,在電極表面與水產生不可逆的化學吸附,形成水合離子,通過電極反應的表面催化作用,在不同的pH條件下,形成多種單核水解產物。由于單核水解產生的綜合作用,又生成一系列多核水解產物,最終形成表面含有羥基的高分子線性物。這些水解產物(尤其是帶正電的多核配合物)對促進絮凝過程有重要作用。當水中Al3+(或Fe2+)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即成Al(OH)3[或Fe(OH)2、Fe(OH)3]沉淀。同時,帶電的污染物顆粒在電場中泳動,其部分電荷被電極中和而促使其脫穩聚沉,而Al(OH)3[或Fe(OH)2、Fe(OH)3]沉淀的網捕作用協同多核配合物的電中和作用,使絮凝過程快速進行,其主要機理如下:(1)壓縮雙電層作用根據DLVO理論,當ζ電位達到臨界電位時,膠體就失去穩定性,膠粒之間可進行碰撞凝集。壓縮雙電層時依靠溶液中反離子濃度增加使膠體擴散層厚度減小,導致ζ電位降低,并非反離子被吸附在脫核表面,故膠核表面總電位Φ0保持不變。壓縮雙電層不僅與絮凝劑劑量有關,還與金屬離子價數有關,離子價數越高,所需絮凝劑劑量越少,如Al3+、Fe3+,比Ca2+、Na+壓縮雙電層更有效,對于一價、二價、三價反離子,混凝劑臨界濃度遵循叔采-哈迪價數規則。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電性中和作用其指膠粒表面對異號離子、異號膠粒或鏈狀高分子帶異號電荷的部位有強烈的吸附作用,其吸附力如靜電引力、氫鍵、共價鍵及范德華引力等。由于這種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電荷,導致膠粒ζ電位的降低,減少了靜電斥力,容易和其它顆粒接近而互相吸附。(3)吸附架橋作用主要是指高分子物質與膠粒相互吸附,但膠粒與膠粒本身并不直接接觸,而使膠粒凝聚為大的絮凝體。另外,鋁或鐵離解水解成高聚合度分子進行吸附架橋作用,或者可理解為大體積的同號膠粒之間以小體積的異號膠粒連接形成的吸附架橋。(4)沉淀物網捕作用電極反應產生的高價金屬離子(Al3+、Fe2+或由Fe2+氧化為Fe3+)經水解縮聚可形成大量的氫氧化物固體從水中析出。這些氫氧化物一般都是聚合體(如[Al(OH)3]n),可以網捕、卷帶水中細小膠粒形成絮狀物。這種作用,基本上是一種機械作用。水中膠體雜質少時,所需劑量很大;反之,所需劑量較少。在廢水實際處理中,上述各種機理往往同時或交叉發揮作用,只是依條件的不同而以其中的某一種起主導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