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法是指利用外加電場作用,通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電化學過程氧化降解有機污染物的水處理方法。在焦化廢水處理過程中,電化學的催化作用突出,如李苾蕊等[29]研究發現電化學反應對萘系廢水的降解以間接氧化為主,且在其催化作用下,由Cl-電解產生的Cl2、ClO-和HClO在整個電解實驗過程中發揮了主要的氧化作用。
電化學法氧化能力較強,能夠降解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提高焦化廢水的可生化性。如潘碌亭等[30]研究發現催化鐵炭內電解法不僅對焦化廢水中COD、酚、硫化物、和色度的去除率達66%,75%,73%和80%,而且使得焦化廢水的可生化性由0.25提高到0.52,這為后續生物法的深度處理提供了可行的基礎。電化學法一般以Fe-C為主要微電解體系,Xu等研究發現在4~13℃條件下,Fe-C微電解對高濃度焦化廢水COD的去除率達19.7%,使其與生物鐵法有效組合,可成為處理焦化廢水的“環境友好型”通用工藝。但是該體系存在Fe-C微電解板結溝流問題,限制其了處理效果的提升,盧永等針對這一問題,采用雙金屬微電解體系處理焦化廢水,研究發現Fe-Cu微電解可使出水的B/C值達0.54,其與改性沸石聯用,對COD和酚類去除率分別達43.99%和47.96%,同時可完全去除廢水中21種主要有機污染物,相比Fe-C微電,處理效果大大提高。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微波輻射法是利用微波熱效應(介質損耗熱、傳導損耗熱和磁性損耗熱)和非熱效應促使有機污染物氧化降解的處理方法,具有處理過程簡單、高效快速、節能省電、可工藝性強等優點。孫敬等研究發現在最佳反應條件下,微波輻射對COD去除率最高可達29%,同時發現經微波預處理后,焦化廢水含氮雜環及其他多環有機物減少,而易生物降解的苯酚類單環有機物增多,說明微波預處理有利于廢水可生化性能的提高。
微波輻射法在與其它方法聯用時,誘導作用突出,對激發協作法的降解活性有重要作用。張惠靈等利用微波誘導Fe2O3/沸石負載型催化劑催化氧化焦化廢水,研究發現在微波誘導作用下,負載催化劑的催化活性比未誘導作用下提高,對焦化廢水的色度、COD去除率分別達82.76%、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