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處理工藝在得到約70%優質再生水的同時,將進水中污染物質濃縮了近3倍,產生約1/3的RO濃水。具有水量大、礦化度高、可生化性差,環境潛在危害性大等特點。由于RO濃水的處理、處置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部分地區甚至成為阻礙RO技術大規模應用的障礙之一。
考慮到RO濃水中SS含量較低、含阻垢劑且余壓較大,工程中除部分與RO進水混合以提高水回收率處理外,常將其作為快速過濾裝置及UF的反沖洗水,或經過簡單處理后混入原水再次進入處理系統。這勢必會增大污廢水的處理規模和處理難度。目前,針對RO濃水處理的研究多集中于針對有機物去除的高級氧化及針對資源回收的蒸餾濃縮、正滲透及電解法等。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其中,膜蒸餾(MD)技術是將膜技術與蒸餾過程相結合,以疏水微孔膜為介質,利用膜兩側蒸氣壓差的作用,使料液中揮發性組分以蒸氣形式透過膜孔,從而實現分離。與其他分離過程相比,膜蒸餾具有分離效率高、操作條件溫和、對膜與原料液間相互作用及膜的機械性能要求不高等優點。但目前高品質的疏水膜尚處于研制中。
而電解法處理RO濃水的技術優勢在于:1)高礦化度保證了水體電導率良好,從而降低電耗;2)水中氯化物含量高有利于電解過程產生次氯酸鹽等強氧化劑,可增強有機物的氧化降解;3)可同時處理水中的氨氮與難降解有機物。電解法也被認為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RO濃水處理技術之一。此外,將紫外線照射與電解相結合,或在電解過程中引入超聲的聯合電解法也被提出。總之,對于RO濃水的處理,如何高效降解有機物、降低處理能耗是目前所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