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廢水經過二級生化處理后,排水中有機物含量相對較低,通常BOD5<30mg/L、SS<30mg/L,但殘余的有機物可生化性較差,TDS在3000mg/L左右。近年來,為了緩解水資源短缺所帶來的壓力,將經過二級生化處理的市政污廢水作為RO處理系統原水,制備高品質的再生水已在國內外推行。美國佛吉尼亞州的UOSA污水廠采用“UF+RO+紫外消毒”工藝組合,生產再生水回注地下以補充地下水。新加坡采用“MF+RO+紫外消毒”工藝制備“新水”補充飲用水源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再生水廠,科威特Sulaibiya水廠以城市污水處理廠二級處理出水為水源,采用UF+RO雙膜法工藝處理達到工業回用和農田灌溉標準。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我國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也陸續組建了大規模的再生水廠。天津市濱海新區的幾家再生水廠均采用“UF(MF)+RO”雙膜法工藝,以二級生化處理后的市政廢水為原水生產高品質再生水,一部分作為熱電廠鍋爐用水,另一部分作為景觀河道及生活雜用水等。北京小清河污水廠利用MBR+RO系統處理回用城市污水,處理后水中的TOC<1.3mg/L、NH3-N<0.03mg/L、TN<0.1mg/LTP未檢出,電導率和濁度分別小于30μS/cm和0.12NTU,出水水質達到了飲用水水質標準。總之,RO作為核心技術,已經被廣泛用于各種污廢水的深度處理或高品質回用水處理。為了充分發揮RO的技術優勢,同時最大限度的減緩膜污染、降低水處理成本,針對具體水質已發展出了一系列組合工藝。通常,可由加藥混凝、沉淀和高效過濾等傳統水處理方法去除水中的高濃度SS;利用NaClO、曝氣氧化結合添加石灰乳及錳砂濾池降低RO進水中的鐵鹽、錳鹽及鈣鹽和硅鹽;通過O3氧化、A/O生化處理降解水中的難降解有機物;通過MBR、UF及NF加強對微細SS、小分子有機物及高價離子的截留,組成UF+RO或MBR+RO雙膜法、甚至MBR+NF+RO三膜法,以確保處理難降解有機污廢水的RO系統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