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是指棉、毛、化纖等紡織產品在預處理、染色、印花和整理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水。印染廢水成分復雜,主要是以芳烴和雜環化合物為母體,并帶有顯色基團(如-N=N-、-N=O)及極性基團(如-SO3Na、-OH、-NH2)。染料分子中含較多能與水分子形成氫鍵的-SO3H、-COOH、-OH基團如活性染料和中性染料等,染料分子就能全溶于廢水中;不含或少含-SO3H、-COOH、-OH等親水基團的染料分子以疏水性懸浮微粒形式存在于廢水中;含少量親水基團但分子量很大或完全不含親水基團的染料分子,在水中常以膠體形式存在。印染廢水中還常帶有一些助劑,起促染(加速染料上染)或緩染(延緩染料上染,使染色更加均勻)作用。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印染助劑包括①中性電解質如NaCl、Na2SO4等;②酸堿調節劑如HCl、NaOH或Na2CO3;③表面活性劑;④膨化劑如尿素等;⑤膠粘劑如改性淀粉、脲醛樹脂、聚乙烯醇等;⑥穩定劑如磷酸鹽等。
總之,印染廢水成分復雜、色度大、COD高,并向著抗氧化、抗生物降解方向發展,已成為我國各大水域的重要污染源。當前,疏水性或不溶于水的染料廢水脫色已基本解決,難點在于許多親水性或水溶性染料廢水的脫色,而這也正是當前國內外公認的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印染廢水脫色主要是脫除廢水色度即染料分子和COD。為摸索印染廢水的無害化處理工藝,國內外無數科技工作者已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績,但徹底解決印染廢水的污染問題仍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