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影響污水帶油因素的分析,可以發現脫鹽操作溫度較低、破乳劑質量、油水界面低、凈化水質量差和罐區原油靜置時間短是造成脫鹽污水帶油的主要原因。針對造成污水帶油的原因,實施措施逐條進行解決。
1)對原油換熱流程進行調整利用2011年大檢修對原油換熱流程進行調整。將原油進脫鹽裝置前所經換熱器全部更換,脫鹽溫度提高至118℃左右。
2)針對原油性質調整破乳劑型號,改善破乳效果
首先選派技術人員赴周邊煉廠調研原油破乳劑使用情況,選擇產品質量較好的破乳劑生產廠商進行原油破乳劑配型實驗。
經過實驗室優選,FC961,HS-42的破乳、脫鐵效果較好。
制定試用方案,分別對破乳劑FC961及HS-42進行了試用,考察實際使用效果。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3)調整油水界面
實際生產過程中受原油脫鐵效果的制約,脫鹽罐油水界面控制相對較低,污水帶油比較嚴重。裝置一級罐界位正常控制在33%,二級罐界位64%,三級罐界位46%。從現場看樣口觀察,二、三級罐下面兩根放出清水,一級罐最下面一根放樣口為油水,說明污水帶油主要由一級罐引起,逐步提一級罐界位至40%,期間密切關注脫后原油的鐵含量,污水帶油現象大為好轉,脫后含鐵上升較快,最高達10mg/L。催化劑鐵中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一段時間后催化劑有中毒跡象,電鏡觀察確認為鐵中毒。進行了多次試驗,無法避免催化劑鐵中毒的發生,在目前的設備條件下,不具備提界位的空間。
4)對污水處理裝置進行改造,確保凈化水質量合格
2012年對污水汽提裝置進行了改造,將汽提塔的浮閥塔盤更換為MP膜噴射無返混塔盤,對流程進行了適當調整,對進污水裝置的原料水質量進行了控制,改造后凈化水PH值7,氨氮含量正常小于35×10-6,硫含量小于1.5×10-6,完全滿足回用電脫鹽的條件。
5)加強與調度、罐區的聯系,強化原油罐區靜置污水及換罐的管理
2012年罐區靜置時間不足8h,電脫鹽裝置污水帶油數值很高,崗位操作人員調整效果不明顯。經過與調度、罐區的溝通,原油換罐前,換罐原油的各項分析數據通知崗位操作人員,經罐區操作人員與煉油裝置技術人員共同至現場檢查后方可換罐。采取此項措施后電脫鹽污水帶油情況大有好轉,反沖洗頻率也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