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法是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一種預處理方法,它具有經濟簡便、處理效率高的特點。混凝法指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和助凝劑,利用混凝物質的吸附架橋、沉淀網捕等作用,使微粒油珠相互聚結變大,成為較大的集合體,再借助其它常規方法實現固液的分離和去除。混凝劑有無機、有機和微生物三大類,其中有機混凝劑又可分為有機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兩種。
(1)無機混凝劑無機混凝劑在水處理中用量比較大,在近些年來工業化的發展中,無機混凝劑不僅在產量上大大增加,在技術上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提高,尤其在無機高分子混凝劑、復合型混凝劑的研究方面比較熱門。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按金屬鹽類的組成可分為鋁鹽系、鐵鹽系。而現階段水處理常用的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有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鐵、聚合氯化鋁鐵、聚硅酸鋁鐵等等。使用聚硅酸鋁鐵、聚合氯化鋁和聚合硫酸鐵對鋼廠和造紙廠廢水進行混凝試驗,結果表明,聚硅酸鋁鐵在除濁、除色方面效果均較好,且污泥沉降體積最小,沉降時間最短,速度最快。Ghafari等用聚合氯化鋁處理垃圾滲濾液,當最佳投加量為2g/L,pH為7._5時,COD、濁度、色度和TSS去除率分別為43.1%,94%,90.7%和92.2%,比普通鋁鹽混凝效果更具優勢。PAC去除廢水中某種污染物的研究,他們做了對內分泌干擾物雙酚A的試驗研究,考察了pH,PAC投加量、TOC值和濁度對其去除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最佳PAC投加量為2.6倍的雙酚A(摩爾比),pH為9時,得到最佳的去除效率。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有機混凝劑有機混凝劑種類較多,一般分為天然有機混凝劑和合成有機混凝劑兩大類,如果從結構上來分,則有陰離子型、陽離子型和非離子型三大類。有機混凝劑中,聚丙烯酞胺應用最為廣泛,其分子量在_50-600萬之間,它以優異的性能在水處理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楊愛麗等人使用不同的相對分子質量的陽離子型聚丙烯酞胺對含懷(含量較低)廢水進行混凝試驗,結果顯示在PAM投加量為10-6g/L,pH為12時,懷的去除率可達9_5%以上,產生的泥漿和沉渣量均比以無機絮凝劑為混凝劑時低,效果較好。許琳科等人用PAC和PAM聯合混凝處理垃圾滲濾液,結果表明,在pH為8時,投加0.107oPAM后大大提高了PAC的混凝效果,COD去除率增加了近一倍,并且在絮凝混合階段投加去除率最高,在絮凝階段次之,沉淀階段去除率最低,說明PAC與PAM相互配合進行混凝可使效果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