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田采油廢水的特性
采出原油經脫水處理后,水中一般含有一定量的油、硫化物、有機酚、氰、細菌、固體顆粒以及所投加的破乳劑、絮乳劑和殺菌劑等化學藥劑。在油田的開發進入中、后期以后,油層壓力下降很大,通過注水采油是用來維持油層壓力的重要手段。油田基本都處于水資源匱乏的地區,大量的采出水外排既造成了環境污染,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因此,采油廢水經處理后回注成為減少環境污染,減少水資源的利用,保障油田可持續開發、提高油田的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途徑。
油田廢水是一種處理較困難的污水,通過撇油或氣浮處理主要去除游離態和機械分散態油,而水中含有的乳化油和各種烴、烷、酚等污染物質通常采用凝聚法、化學法、電解法或生物處理方法進行處理,目前我國油田廢水處理中采用的方法是“凝聚法+生物處理法”,但普通的凝聚法采用了聚丙烯酰胺作為凝聚劑,在配制、輸送和加入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油田廢水高溫的情況下非常易于水解,不僅處理效果不理想,處理水回用時,水中殘留的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將對油層造成堵塞,使采油水的壓力逐漸升高,產油率下降,所以,必須將回用水中的低分子聚丙烯酰胺除去,而且在采油廢水處理中不能再采用聚丙烯酰胺作為凝聚劑,必須尋找到優良的在高溫下,配制、輸送和加入的過程中不降解的高效復合凝聚劑,才能使凝聚處理后的水去除各種油類和其它污染物質,使處理后的水達到回用采油的標準,同時,若處理后的水需要排放時,也可使物化處理后的廢水進入生物處理系統時,油乳不再將生物膜或菌膠團包裹、覆蓋,使水中的溶解氧不能進入菌膠團,生物的代謝受阻,傳質速度減慢,乃至終止,輕則嚴重影響處理效果,重則使菌類缺氧死亡的現象發生,這是油田廢水處理裝置能否有效、穩定正常運行的關鍵。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處理工藝及特點
我公司在處理采油污水時根據業主的要求,若處理后回用,只需采用我公司發明專利技術“物理化學凝聚法污水處理方法”(LPC)和特殊配方的高效復合多功能水處理劑PPA(混凝劑)和PPM(絮凝劑)進行處理,PPA和PPM具有高效的凝聚功能,同時又是優良的破乳劑和脫色劑,能將高濃度油田污水中的油類物質、不可溶物質和部分可溶性污染物質和色度去掉,使處理后的水達到采油回用水的要求,且回用水中不含有低分子的聚丙烯酰胺,不會再對地層造成堵塞。
若處理后的水需要達到國家GB18918-2002一級A標,則需要采用我公司兩個發明專利技術“LPC+LPCA”處理工藝的組合。一級處理采用“物理化學凝聚法污水處理方法”(LPC)和本所特殊配方的高效復合多功能水處理劑PPA(混凝劑)和PPM(絮凝劑),PPA和PPM具有高效的凝聚功能,同時又是優良的破乳劑和脫色劑,能將高濃度油田污水中的油類物質、不可溶物質和部分可溶性污染物質和色度去掉,并控制將COD、BOD去除60%左右。凝聚處理后的廢水再采用“連續式空氣曝氣污水處理方法”(LPCA)進行生物處理,LPCA法采用富氧方法對污水進行曝氣,污水中混合液充滿反應器并形成氣—固—液均相系統,氧氣充分溶解于混合液中,使得混合液中的溶解氧量達到10mg/l以上(根據廢水水質控制溶解氧量),去除污水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質,使處理后的水達到GB18918-2002一級A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