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我國原油劣質化和資源全球化步伐加快,加工重質、劣質原油所占比例不斷加大,從而導致企業含硫、含氮、含酚有機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雖然有少數企業對高濃度污水采用如濕式氧化等預處理工藝處理后再進人生化處理系統,但生化處理后的外排污水出水水質不穩定,外排污水未達標的情況依然存在。
一般的觀點認為,煉油企業含鹽污水處理系統是由預處理后的堿渣污水、含堿污水、采用適度處理回用水作為補充水的循環水場的排污水、膜處理污水回用系統產生的濃鹽水以及原油電脫鹽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組成。從組成來看,含鹽污水處理系統污水中含有比較多的難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排水B/C〈BOD/COD)值通常小于0,可生化性很差,常規的生物處理方法很難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中一級排放標準的要求。如南方某石化企業,對這部分難處理的含鹽污水采用“隔油+兩級氣浮+三級曝氣生物濾池+氣浮"的工藝路線進行處理。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從實際運行效果看,處理效果不理想,出水水質不穩定,特別是在生產裝置出現波動時,外排污水中COD值為150·250mL,污染指標不達標情況較嚴重。針對這一實際問題,該企業采用了“催化氧化乛曝氣生物濾池"組合工藝對這部分不能夠達標排放的廢水進行進一步處理。改造后系統運行穩定,處理后的污水水質可以穩定達到國家一級排放標準,但增加近1.7RMB¥/m3的處理成本。處理后的污水外排進人水體。
因此,從節能降耗、節水減排的角度來看,應盡可能地將較大水量的電脫鹽污水劃入含油污水處理系統,減小含鹽污水處理系統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