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含油污泥的處理我國起步相對晚一些,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起步,九十年代中期迅速發展,進入新世紀有了一定的技術基礎,不過從縱向發展來看,普遍采用的還是直接掩埋處理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掩埋以后經過很長時間有機物都無法分解,滲透到土壤中造成嚴重的污染。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大,這種方法難以為繼。新形勢下我國的油污泥處理面臨理念更新,技術升級,設備換代等一系列問題。
近期以來,我國煉油廠污泥處理普遍采用機械脫水工藝,以帶式壓濾機、離心機為主[3]。在國內煉廠含油污泥調制系統中,普遍采用的絮凝劑包括高分子無機絮凝劑如聚合氯化鋁,聚合硫酸鐵等和高分子有機絮凝劑如高聚合度的非離子、陽離子、陰離子聚丙烯酰胺等長鏈大分子。河南油田五一社區在充分研究國內外資料在規模化實驗和研究的基礎上,針對中原含油污泥的物化特性,經過含油污泥的無害化處理工藝、資源化利用工藝、油水分離工藝等,完成了含油污泥無害化處理工藝的方案制定和流程設計。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國外發展現狀對我國油污泥處理的啟示:綜上所述,每種含油污泥處理技術都有優點和不足之處。從各種技術達到的效果看,物理化學方法最佳;從處理程度看,焚燒處理方法最佳;高溫裂解工藝效果也比較好,但是運行條件苛刻,很多條件下不適用;萃取分離工藝對油分的回收率較高,但給油泥中添加了新的污染物;生物法耗時太長。可以發現單純的某一種技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當前我國對油污泥的處理應在充分考慮效費比的前提下,積極嘗試綜合處理方法系統的設計,密切關注國外超聲波與表面活性處理、電化學處理、生物技術降解等前沿技術,以科技創新帶動油污泥處理的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