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含酚濃度較高、毒性較強的廢水,一般采用物理法和化學法;當廢水中的酚類化合物濃度較低時,適于用生物法處理。生物處理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吸附和分解廢水中的酚類物質,把有害物質轉變為穩定的無害物質。其優點是設備簡單,處理效果好,受氣候條件影響小等;缺點是預處理要求高,運行開支較大。應用較多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氧化法及生物流化床法。雖然含酚廢水種類繁多,各種工業含酚廢水的特性也不盡相同,但其中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都是可以生物降解的,且利用生物法處理極少產生二次污染。生物接觸氧化法又稱ASFF法,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優點。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該法采用人工曝氣、填料完全浸沒在廢水中的手段,使微生物以固定生物膜的形式吸附于填料表面,與廢水相接觸對酚類物質進行降解和轉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該方法在我國得到廣泛的應用。工藝的改良以及與其他工藝相結合是近年來的發展方向之一。錢三利在沒曝氣的情況下,應用內循環微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含酚廢水。和原曝氣工藝相比,該方法進水控制酚含量由原來的20~30mg/L提高到只要小于100mg/L,就可達標排放。此外,在省去曝氣流程后,溶解氧有所下降,但是對COD、BOD的去除率不受影響。利用氧化池和集水池中的兼氣菌,適當延長污水循環停留時間、增加回流污泥濃度,就可得到較好的廢水處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