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工業廢水通常屬于較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污水之一。因藥物產品不同、生產工藝不同而差異較大。制藥工業廢水通常具有組成復雜,有機污染物種類多、濃度高,CODCr值和BOD5值高且波動性大,廢水的BOD5/CODCr值差異較大,NH3-N濃度高,色度深,毒性大,固體懸浮物SS濃度高等特點。
目前,制藥工業廢水常用的處理方法大多為:物化法、生物法、物化法—生物法聯用等處理工藝。本文在分析各種處理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以后亟待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物化處理技術—物化處理不僅可作為制藥工業廢水的單獨處理工序,而且還可作為生物處理工序的預處理或后處理工序。在制藥工業廢水處理中采用的物化法有很多,因不同的制藥廢水而不同。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凝聚法—對于像小諾霉素等抗生素廢水,從發酵工藝過程知道,COD和TOC的絕大部分是培養基成分,即葡萄糖、淀粉、蛋白胨、魚粉、玉米粉等,這些成分主要以膠體形態存在,加入硫酸亞鐵等凝聚劑后,可以使體系中存在三價鐵,從而改善絮體的沉降性能,激活廢水中降解微生物某些酶的活性。投加的硫酸亞鐵還可與廢水中的有機硫化物,特別是硫醇類化合物形成鐵鹽沉淀而去除。此外,硫酸亞鐵對脂、硝基化合物具有強大的、有選擇的還原作用,可以將其還原成可生化的氨基化合物,這樣,也可削減硝基化合物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同時,去除一部分的COD,提高生化效果,對于氟洛芬廢水,投加氯化鈣亦可以有效地除氟。通常,采用凝聚處理后,不僅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濃度,而且廢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也能得到改善。在制藥工業廢水處理中常用的凝聚劑有:聚合硫酸鐵、氯化鐵、亞鐵鹽聚合氯化硫酸鋁、聚合氯化鋁、聚合氯化硫酸鋁鐵、聚丙烯酰胺(PA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