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0年大慶油田開發建設以來,原油產量第一,累計生產原油19.1億噸,占全國同期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隨著采出油產量的減少,采出油中含水量不斷增加,聚合物驅油技術已經成為采油的關健技術。聚合物驅油在大慶油田中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與以往的水驅相比,聚合物驅油在油田采油技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聚合物驅油注水量很大,大量外排含聚合物的污水,勢必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含聚合物的污水的回注造成油井附近油層的污染,產油量不斷下降,聚合物驅油技術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問題。目前聚合物驅油一般采用聚丙烯酰胺,產生的含聚丙烯酰胺的污水粘度大、固體懸浮物及水中油滴在聚丙烯酰胺及其水解產物的作用下乳化穩定性強,處理極其困難。去除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是處理油田污水中聚合物的關鍵,有效降低污水粘度后更利于后續處理的深入。所以找到合適的試劑與方法以去除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中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現有的油田污水處理設備和技術已不能滿足國家環保法規的要求。嘗試使用芬頓試劑處理高濃度油田污水是一個新的課題。
1芬頓試劑高級氧化技術處理油田污水中的聚丙烯酰胺:不同油田污水的成分不盡相同,所需的最佳操作條件也有一定的差異,所以處理含聚丙烯酰胺的油田污水首先要確定最佳反應條件。邵強等人采用在含聚污水處理中采用了較少使用的芬頓試劑氧化技術,文章研究了芬頓試劑在H2O2濃度、pH值、反應時間和Fe2+濃度等不同條件下的污水處理聚丙烯酰胺污水的效果,并通過正交試驗確定了芬頓試劑各反應因素的影響權重,結果表明權重從大到小的次序為H2O2濃度>反應時間>Fe2+濃度>反應溫度,H2O2濃度作為反應的核心試劑是Fenton氧化反應的主要影響因素。采用芬頓試劑處理聚丙烯酰胺污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芬頓試劑法降解油田污水COD的技術:李濤等人通過正交試驗考察了反應時間、pH值和H2O2的濃度對COD去除率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影響COD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H2O2/COD(g/g),在H2O2/COD(g/g)=1.5,pH值為3時,靜置氧化3h后,COD去除率高達94.9%。說明芬頓試劑對油田污水中難降解的高濃度COD有較好的處理效果。通過技術經濟可行性分析,芬頓試劑氧化法相比于其他方法有很多優勢條件,同時也說明芬頓在去除油田污水COD的技術上有較廣闊的工程應用前景,但在酸性條件下運行,機理上還需進一步的研究,工藝上需要進一步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