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原理是借助曝氣使活性污泥均勻分布于曝氣池內,活性污泥中存在著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利用細胞壁外的黏液吸附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并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將其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物質,達到凈化水體的目的,同時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也得到良好的生長繁殖。近年來,活性污泥法在含油污水處理領域也開展了一些研究,主要是針對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在治理石油化工污水方面存在對水質變化和負荷沖擊的承受能力較弱、易發生污泥膨脹、菌種適應性培養等問題進行研究。旨在對傳統的活性污泥法進行針對性的革新,使其適宜含油污水的處理。
馮愛輝采用化學混凝-SBR法處理含油廢水,通過試驗考察了物化混凝階段最佳混凝運行條件;生化階段不同的曝氣時間、污泥濃度、溫度及pH值條件對系統降解有機污染物的影響,不同鹽濃度對系統活性污泥質量、有機物的降解以及微生物的影響。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試驗結果表明:混凝試驗階段,選用FeCl3混凝劑處理COD及油分別為600mg/L和80mg/L左右的含油廢水時,投加混凝劑90mg/L,pH控制在6.5~8.5之間,攪拌強度200r/min,攪拌時間60s,沉淀時間30min,COD及油的去除率可分別達到40%和52%以上;SBR生化處理試驗在進水COD及油分別為500mg/L和60mg/L左右時,控制SBR一天運行三周期,污泥濃度3~4g/L,pH7~8,溫度25℃左右時,出水COD及石油類可降到100mg/L和10mg/L以下;生化處理系統在鹽濃度1~5g/L時,對系統處理的影響不甚明顯,系統鹽濃度在5g/L以上時,對SBR生化系統處理產生顯著影響,有機物去除率降低,微生物形態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