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稠油污水中油的存在形式:游離油,粒徑>150μm;分散油,粒徑在50~150μm;乳化油,粒徑<50μm;溶解油,不以油滴存在。據國外專利文獻報導,稠油污水中極易形成部分O/W型乳狀液,在實驗室內觀察到油水界面間有過渡層形成,與油相接界處的O/W乳狀液可分散進入油相,與水相接界處的乳狀液可分散進入水相,中間層混合有乳狀液。
2 稠油污水的普遍特性:稠油污水的油水密度差小;稠油污水具有更多雜質,開發過程中往加入降粘劑等,使稠油污水的成分更加復雜;污水乳化嚴重,給稠油污水的破乳增加了困難;稠油污水具有較大的粘滯性,特別是在水溫低時更為顯著;稠油污水的水溫度高,稀油的輸送溫度只要在50℃左右即可,但在開發過程中為了降低原油粘度往往要將溫度提高到70~80℃;含油污水中不僅含有大量的陽離子和陰離子,它們會影響稠油污水的緩沖能力、含鹽量和結垢傾向,而且還含有少量不同重金屬的化合物。有些稠油污水中還含有微量放射性化學物質。
稠油污水難處理的主要原因:(1)采油過程中加入的各種添加劑,使得污水含油量高,乳化嚴重,成分復雜,水質波動大;(2)稠油是天然的高粘度、高分子復雜化學物質,且埋藏淺,多蘊藏在礫巖之中,開采時必然從地層中攜帶出大量礦物成分,水質硬度高,雜質含量大,進一步增加了稠油污水的處理難度;(3)采出液在脫水沉降過程中,加入了破乳劑,大量的化學藥劑殘留在污水之中,使污水形成了較穩定的乳狀液,這種污水不僅含油量高,而且乳狀液的穩定性極強;(4)稠油粘度較大,使污水除油以及凈化處理更加復雜,難度更大;(5)由于稠油熱采方式的改變及開采年限的增加,使得稠油污水水質變的極不穩定,極大的影響除油效果。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