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的制藥企業廢水成分差別大、污染物種類繁多,毒性物質強,因此選擇的處理方法也都不一樣。根據制藥廢水處理的基本過程,參考常規廢水處理的基本方法,制藥廢水處理方法一般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三大類別。
物理法通常用于預處理過程,或者是深度處理工藝。通過簡單的物理法并不能達到滿足排放標準的目的,但是可以大大降低一些污染物的濃度,減輕后續處理工藝的污染負荷,常見的物理方法主要有吸附、氣浮、混凝沉淀及膜分離法等。
吸附法是通過吸附材料對污染物的吸附特性,降低污染物質的含量。常見的吸附劑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樹脂、腐殖酸等材料。采用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藝對制藥廢水二級生化出水中有機物的去除進行了混凝和吸附組合處理后,總COD去除率達到76%,滿足排放標準。采用粉末活性炭對黃連素脫銅廢水中Cu2+的去除效果進行了研究,在pH為2.5左右時,粉末活性炭投加量為30g/L時,廢水中99%的Cu2+被去除。采用Fe3O4@SiO2-NH2吸附強化混凝工藝對制藥廢水生化尾水進行了處理研究,采用磁吸附強化混凝深度處理技術對TOC、CODCr、TP、蛋白質、腐殖酸和多糖的去除率均較高。氣浮法主要應用于制藥廢水預處理過程中,通常和其他工藝進行聯合使用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采用電催化絮凝—渦凹氣浮等組合工藝處理對合成與發酵混合制藥廢水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電催化和渦凹氣浮可分別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和去除約17%的COD。
混凝也是制藥廢水中最常見的預處理工藝。采用混凝—離心法預處理對維生素制藥廢水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顯示,預處理后的廢水COD濃度從進水20000mg/L處理到出水8000mg/L左右,有機物的去除率高達60%,大大降低了后續生化處理的有機負荷,為選擇有效的生化處理工藝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對制藥廠車間廢水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以PAM為絮凝劑,添加氯化鈣能有效地提高有機物的去除率,采用強化混凝法處理揚州某制藥廠廢水,實驗結果顯示以聚合氯化鋁作為混凝劑,pH為5左右,混凝劑的投加量為200mg/L,有機污染物的去除率為89%,處理效果顯著。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