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原有一套日處理工業廢水400t、生活廢水200t的污水站,其出水排放標準為三級排放標準(500mg/L)。原工藝為生物降解法,主要處理流程為:在集水池中加入片堿(30%液堿)將pH值調至12,曝氣5h后加酸中和,將pH控制在7.5~8.5之間,通過提升泵將廢水打至初沉池,利用初沉池的高度,自流至好氧池、厭氧池、氣浮池、二沉池、清水池。目前系統運行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詳細情況如下:(1)進水pH值偏酸性,雖然對進水進行加藥中和,但加藥位置不正確導致廢水嚴重腐蝕設備。系統運行中的鋼制設備、碳鋼管道、人行道鋼板雖然做了防腐處理,但還是腐蝕嚴重。(2)進水加絮凝藥劑位置不正確,初沉池沉淀未起作用,氣浮已完全損壞,這樣,原水中的懸浮物直接進入水解池和曝氣池,這也是水解池和曝氣池有污泥堆積的一個重要原因。(3)水解池和曝氣池底部沒有排水管,并和污泥泵連接,導致水解池和曝氣池出現污泥堆積且無法排泥,將曝氣盤嚴重堵塞。(4)自動控制運行已經癱瘓,只能完全手動運行;現污水站實際日處理量只能達到80t,一旦車間廢水量增加,出水COD就接近排放標準500mg/L。另外,現污水站運行成本較高,經統計,每噸廢水的處理費用達到5.5元(包括藥劑費、電費、人工費),因此對污水站的改造已勢在必行。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術文檔。
通過上面小試實驗,廢水水質隨生產波動很大,廢水SS濃度較高,廢水中有少量溶媒殘留,且溶媒生物毒性高。廢水SS易沉淀,采用“原水樣+堿液+混凝沉降2”工藝進行預處理可以有效降低廢水COD和SS濃度,降低后續生化處理負荷,為后續處理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