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成藥廢水來源
中成藥的生產大部分都采用水溶法。水溶法的生產過程包括洗藥、煮提和制劑三個步驟。在中成藥的生產提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水主要包括原料的清洗水、原藥煎汁殘液和地面的沖洗水。
目前,在國內的大多數中藥生產企業排放出的廢水主要來源有9部分:
①前處理車間洗藥、泡藥廢水;
②提取車間煎煮廢水和部分提取液;
③分離車間的殘渣;
④濃縮、制劑車間廢水;
⑤車間部分蒸汽冷凝水和處理離子交換樹脂酸堿液的中和水;
⑥瓶罐清洗、管道及地面沖洗水;
⑦酸水解;⑧過濾后產生的污水;
⑨生活污水等組成。
在中成藥的生產提取過程中,生產工藝產生大量的廢水,造成環境污染,使得中成藥產業的發展受到制約。
二、中成藥生產廢水的特點
中成藥生產廢水水質波動性較大,COD可高達6 000 mg/L,BOD可達2 500 mg/L,主要含有天然有機物質。
經成分分析,中成藥生產廢水中主要含有各種天然有機污染物,如糖類、蒽醌、生物堿、蛋白質、色素、木質素和他們的水解產物。
廢水主要含中藥有效成分殘留物、纖維素、半纖維素、老化的大孔樹脂、有機溶劑(乙醇)、甙類、蒽醌類、生物堿及其水解產物等。
中藥工業廢水通常屬于較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污水之一,因藥物產品不同、生產工藝不同而差異較大。中藥工業廢水通常具有組成復雜,有機污染物種類多、濃度高、CODCr值和BOD5值高且波動性大、廢水 的BOD5/CODCr值差異較大、NH3-N濃度高、色度深、毒性大、固體懸浮物SS濃度高等特點。
廢水中含有大量的多環芳烴類物質,COD最高可達8000-9000mg/L,BOD最高可達2500-3000mg/L,廢水水質水量變化較大。中成藥的生產廢水與工業廢水在水質和污染物成分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采用常規的厭氧-好氧處理技術,效果不理想,很難達標。活性污泥法、生物濾池等常規生物處理存在著投資和處理成本高,廢水處理達標率低的缺點,治理技術大多不成熟,很多廠家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對水體環境造成嚴重危害。隨著中藥生產技術的不斷發展,中藥廢水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三、中成藥廢水的預處理方法
中成藥廢水具有成分復雜,有機污染物種類多、濃度高、CODCr值和BOD5值高且波動性大、廢水的BOD5/CODCr值差異較大、NH3-N濃度高、色度深、毒性大、固體懸浮物SS濃度高等特點,直接采取好氧厭氧工藝處理很難達到預期效果,一般都要經過預處理,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1.混凝法
預處理采用混凝法主要是去除廢水中的分散顆粒和膠體物質,以降低色度和COD,通過實驗研究,發現PFSS為最佳混凝劑。
2.Fe-C法
中藥提取物生產廢水采用Fe-C法作為預處理工藝,不僅可去除40%以上的CODcr;還可顯著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其BOD/COD將由0.1~0.15提高到0.30以上,為后續的生化處理提供了穩定的水質。
采用鐵屑還原法作為預處理時使生化處理過程中容易形成顆粒化污泥,并顯著地提高了污泥的沉降性能,因而系統啟動時間短,運行穩定。用Fe-C法作為預處理時可以有效的對中藥提取物生產廢水脫色,無須采用化學氧化便可使出水色度符合排放標準。采用Fe-C法作為預處理時,系統的污泥產生量較大,設計時應充分考慮污泥的出路問題,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3.水解法
在以生產中成藥為主的制藥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許多有機物都是從植物中帶來的,例如單寧、甙類、蒽醌、生物堿等。這類有機污染物結構比較復雜,不宜生物降解。通過水解法對中成藥廢水進行預處理并沒有直接降低是使廢水中結構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降解轉變成結構簡單的小分子有機物,使它們易于生物降解。水解法是通過加水分解含易水解基團聚合物的方法,水解必須在特殊條件下進行。水解反應是水與另一化合物反應,該化合物分解為兩部分,水中氫原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羥基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兩種或兩種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應過程。
4.水膜除塵技術
在中藥廢水進行好氧生化前,將中藥廢水與煤渣和煙道廢氣相互作用,進行以脫色和降解COD為主的預處理,使生化處理前的BOD/COD值(即可生化性)提高,色度降低,有利于后續好氧生化處理。
在這一過程中,生產廢水先與鍋爐煤渣作用,將生產廢水中的顆粒雜質以及有機高分子膠體物質過濾吸附截留,然后再與鍋爐煙道廢氣作用。在煙道廢氣的高溫及粉煤灰的作用下,廢水中的高分子污染物被分解和吸附,從而使廢水得以脫色,COD得以降解,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
5高級氧化預處理
高級氧化處理廢水高效、易操作,可降低廢水和色度。提高廢水可生化性。可作為制藥廢水預處理并與生化法聯用。實驗證明用高級氧化對制藥廢水作預處理時,最佳停留時間為30-120min,廢水最佳pH值為4-5。
四、MBR處理中成藥廢水工藝
1.工程概述
本工程為制藥廢水處理工程。
2.設計依據
1. 業主提供的水量水質原始資料
2.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3. 設計基礎資料
1. 設計處理規模: 1000m3/d。
2. 設計進出水水質
表- 設計進出水水質
項目 |
進水水質/mg/l |
出水水質/mg/l |
去除率E/% |
COD |
4500 |
<100 |
>97 |
BOD |
2000 |
<30 |
>98 |
氨氮 |
|
<40 |
|
SS |
3000 |
<150 |
>95 |
PH |
9.5~10.0 |
6.0~9.0 |
|
4. 工藝設計
1) 工藝流程選擇
|
|
2) 工藝參數
1. 調節池
主要作用: 平衡來水水質水量,減少后續處理系統的沖擊,
配套設備:
污水提升泵:
型 式: |
潛污泵 | ||
材 質: |
鑄鐵 | ||
數 量: |
2臺 |
其中備用: |
1臺 |
單機流量: |
50m3/h | ||
揚 程: |
22m | ||
單機功率: |
7.5Kw | ||
控制方式: |
PLC控制/手控/中控機軟手動 |
2. 高效氣浮裝置
主要作用:去除細小懸浮物,去除油脂類和高分子物質,減少后續工藝中的泡沫。
工藝原理:在約0.4MPa的壓力下,將空氣溶于水中形成溶氣水,然后跟經過凝聚反應的污水混合,溶氣水中釋放出大量的微小氣泡把水中的絮體浮上水面,經刮渣裝置刮除。
成套參數:回流比R=100~200%。
型 式: |
加壓溶氣氣浮 |
主體材質: |
普通碳鋼/環氧防腐 |
數 量: |
1套 |
處理能力: |
40~50 m3/h |
總 功 率: |
7.5 kW |
控制方式: |
PLC控制/手控/中控機軟手動 |
成套設備:
攪拌機2臺
溶氣水加壓泵1臺
溶氣水罐1臺
空氣壓縮機1臺
配用設備:
液體藥劑投加裝置(藥液桶+計量泵)3套
3. 膜-生物反應器(MBR)
主要作用: 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大量的可溶性有機物,大量降低廢水的COD和氨氮,由于膜的高度分離特性科使出水基本不含的懸浮物。經過MBR的處理使廢水完全達標排放,其出水水質由于國家所要求的污水排放標準。
工藝描述:
MBR是將生物降解作用與膜的高效分離技術結合而成的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與回用工藝。MBR工藝一般由膜分離組件、生物反應器、膜清洗系統三部分組成。一體式MBR工藝是將膜組件直接安置在生物反應器中,通過工藝泵的負壓抽吸作用得到膜過濾出水。由于膜浸沒在反應器的混合液中,因此也稱為浸沒式或淹沒式膜-生物反應器。具體參見污水寶商城資料或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由于微濾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反應器內的生物種類和數量是其他工藝所無法比擬的,一些在傳統生物處理工藝中不能發育起來的微生物在膜-生物反應器內都可以壯大起來,從而大大提高生物處理的處理效果。
為了提高污水的生化處理效果,在MBR前增加缺氧段,并把好氧段的混合液(硝酸根)回流到缺氧段。視原水的可生化性好壞,考慮化學清洗的需要,設置兩格獨立的膜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