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生物濾池也叫淹沒式BAF,顆粒填料接觸氧化池,它集生物降解、固液分離于一體,是國際上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應用于污水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的先進工藝,適用于污水深度處理。它采用粒徑為3~6mm的填料作為微生物載體,通過鼓風曝氣進行充氧,利用填料生物膜降解有機物。用于污水深度處理時,其污泥負荷很低,因而可以達到很好的出水水質,而且水質穩定。
1 BAF生化處理工藝
1.1 BAF工作原理
生物曝氣濾池(BAF)是利用多孔隙的陶粒填料為載體,污水在上升流動的過程中,曝氣條件下微生物在活性炭填料表面不斷繁殖增長并附著在填料的表層,這些微生物能夠以污水中的有機物為營養源進行新陳代謝,從而對污水起到凈化作用。
1.2 BAF工藝流程
過濾器來水首先進入厭氧池,經沉淀池進入好氧池,好氧池出水經二沉池后自流進入緩沖池,緩沖池內水由提升泵提升進入BAF生物曝氣濾池,經深度處理后達標的污水進行外排。
1.3 BAF工藝優點
BAF的主要優點如下:(1)陶粒屬于多孔顆粒填料,具有比表面積大且容易被微生物附著的特點,可形成具有較高活性的生物膜。(2)在運行中空氣由下而上經過填料對微生物進行供氧,填料可對氣泡進行充分切割使之分配均勻,布氣效果好,氧轉移效率高,節省動力。(3)水與生物膜的接觸充分,接觸面積大,處理效率高;在進行生物絮凝、吸附、降解的過程中,BAF兼具過濾的作用,使出水懸浮物較其他生物接觸氧化工藝少,效果更好。(4)生物活性高,且在填料床內按水流方向呈分層分布,運行穩定性好,耐低溫,耐沖擊負荷。
2 BAF應用效果
2.1 BAF工藝參數
表1為BAF現場應用的各項參數。其中濾池內的填料為陶瓷顆粒,屬活性濾料,直徑3~5mm,表面有大量的微空隙,不僅是生物附著細菌的載體,而且具有機械過濾的雙重作用,填充高度一般為3.5~4m左右。陶瓷顆粒外觀如圖3所示。
2.2 BAF工藝應用效果
為了驗證BAF生化處理工藝的效果,對不同污水 流速下污水的處理效果現場跟蹤檢測。其中對COD進行了重點檢測,進行了匯總統計,結果見下列各表。
(1)當BAF生化處理工藝來水流量Q=130m3/h(流速為1.0m/h)時,來水COD在135mg/l,厭氧池出水COD平均在94.5mg/l,二級BAF出水COD平均在66.1mg/l。
表2 流量為150m3/h時COD蹤檢測結果
(2)當BAF生化處理工藝來水流量Q=170m3/h(流速為1.4m/h)時,來水COD在134.26mg/l,厭氧池出水COD平均在110.71mg/l,一級BAF出水COD平均在73.44mg/l,二級BAF出水COD平均在57.24mg/l。
表3 流量為170m3/h時COD蹤檢測結果
(3)當BAF生化處理工藝來水流量Q=220m3/h(流速為1.8m/h)時,來水COD在120.00mg/l,厭氧池出水COD平均在85.7mg/l,二級BAF出水COD平均在50.3mg/l。
表4 流量為220m3/h時COD蹤檢測結果
(4)BAF系統運行正常之后,在上游生產正常的情況下,來水COD基本穩定,控制在100~150mg/l之間,其它條件均穩定且不變。來水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流量可在130~250m3/h之間調節,表現為流速在1.0~2.0m/h之間。
不同流速下COD去除率變化情況如圖4所示。
圖4 不同流速的COD去除率
經計算,試驗中三種流速COD的去除率分別是:流速1.0m/h時,COD平均去除率52.14%;流速1.4m/h時,COD平均去除率53.53%;流速1.8m/h時,COD平均去除率52.83%,在三種流速之下,COD去除率變化不大。可以確定,在生產可控流速下的調節對COD去除沒有較大影響。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3 BAF進出水水質
根椐《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的要求處理后外排污水水質應達到COD≤80mg/l,紅外含油≤10mg/l,其它指標也應達到此標準要求。
表5 國家一級污水排放標準
在對BAF處理工藝進行一段時間的監測,各類指標均低于國家一級污水排放標準。BAF處理之后以及各單元的COD、含油控制情況如表6所示。
表6 各處理單元的進出水水質
BAF生化技術在油田污水處理中主要是對COD指標進行控制,對污水含油的控制也有較好的效果。運行數據表明,BAF生化處理技術對油田污水的處理效果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標準,可以在油田污水處理系統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