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硝基甲苯(MNT)廢水是一種具有高毒性、難降解的火炸藥廢水。以活性焦為吸附劑,研究了活性焦對MNT廢水中COD的吸附性能及pH、時間、溫度和活性焦用量對吸附效果的影響,并分析了吸附前后MNT廢水水質和急性毒性的變化。
實驗結果表明,pH、時間和活性焦用量是影響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吸附過程符合擬二級動力學,吸附速率常數為1.01×10-2g/(mg•min),可以用Freundlich吸附等溫線來描述,等溫線常數為Kf=1.14×10-4,n=0.58;在pH為3,溫度為20℃,活性焦用量為80g/L的條件下吸附MNT廢水3 h,COD的去除率達到72.0%,急性毒性下降了98.6%,表明活性焦能有效地吸附處理MNT廢水。
在火炸藥三硝基甲苯(TNT)的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火炸藥廢水。這些廢水由于含有大量的硝基芳香族化合物如一硝基甲苯(MNT)、二硝基甲苯(D NT)、二硝基甲酚、二硝基苯磺酸鈉、TNT等而具有高毒性,且難于被降解,如果未經處理而直接排放,將會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對火炸藥廢水進行處理再排放非常必要。
近年來,用以處理火炸藥廢水的方法主要有焚燒法、濕式空氣氧化法、生物降解法、減壓蒸餾法,以及吸附法等。焚燒法成本高,且易造成二次污染,濕式氧化法又對操作條件要求太高,微生物在炸藥廢水中易中毒而難以生長,減壓蒸餾后的殘渣仍需要進行焚燒處理,這些缺陷均限制了它們在實際工程中的大規模應用。吸附法因操作簡單,成本低,效率高而被廣泛應用于火炸藥廢水的處理。目前用于吸附法的吸附劑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樹脂、竹炭纖維等。
一硝基甲苯(MNT)廢水是產生于MNT的精制過程中的一種火炸藥廢水,亦稱作MNT堿性廢水。該廢水成分復雜,濃度高,主要有機物包括MNT和二硝基甲酚等,其中二硝基甲酚以酚鈉鹽的形式存在。廢水呈深紅棕色,帶有苦杏仁氣味,COD通常在10000MG/L左右,可生化性差。
活性焦是在對褐煤中有價揮發成分進行回收之后產生的固體廢物,具有多孔結構,之前的研究常將活性焦用于氣體凈化領域,而在廢水處理領域則鮮有報道。
本課題組曾用活性焦吸附處理TNT紅水,在最佳條件下,64.8%的COD被去除,硝基苯磺酸鹽的去除率也超過80%,處理效果較好,且處理成本低于商品活性炭。該研究用活性焦對MNT廢水進行吸附處理,考察活性焦對MNT廢水中COD的吸附性能,并對吸附前后廢水的急性毒性進行了分析,指出活性焦用于吸附處理MNT廢水是可行的。
1實驗部分
1.1水樣與活性焦
MNT廢水取自某特種化工有限公司,呈深紅色,色度達100000°左右,COD為9938MG/L,PH為14.4,具有刺激性氣味,主要有機成份為MNT及二硝基苯甲酚。活性焦由某焦化廠提供,粒徑范圍為5~25μm,比表面積300m2/g,平均孔徑為3.81nm,總孔體積為0.286cm3/g。實驗中所用藥劑采用分析純。
1.2實驗方法
(1)靜態實驗:取一定體積的MNT廢水加入到250ml的錐形瓶中,再稱取一定量的活性焦加入錐形瓶中,將錐形瓶置于恒溫搖床中在一定溫度下以180r/min的速率震蕩至吸附飽和,靜置一段時間后取上清液進行分析。
(2)分析方法:COD采用GB 11914-89進行測定,色度采用GB 11903-89提供的稀釋法進行測定,PH采用意大利哈納公司生產的PH211型臺式PH計測定,紫外全掃描采用日本島津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計,紅外檢測采用德國布魯克爾公司生產的TENSOR27紅外光譜儀。
(3)急性毒性分析:通過檢測廢水對青海弧菌的抑制發光率來判斷廢水的急性毒性,采用北京濱松光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水質毒性分析儀進行檢測,具體檢測方法見文獻。青海弧菌的抑制發光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LIR為青海弧菌的抑制發光率,HE\和HE\分別為青海弧菌在參比液和水樣中的相對發光強度。該研究所用青海弧菌購于北京濱松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具體參見http://www.jianfeilema.cn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2結果與分析
2.1 PH、時間、溫度及活性焦用量對吸附效果的影響
在一般的吸附過程中,廢水的PH、吸附時的溫度、接觸時間以及吸附劑的用量等是影響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圖1展示了PH、時間、溫度和活性焦用量對吸附去除MNT廢水中COD的影響。
詳情請點擊下載附件:活性焦吸附處理一硝基甲苯(MNT)廢水